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16次
【学名】:Acalypha australis Linn。
【英文名称】:Copperleaf
【科名】:大戟科铁苋菜
【中文】:铜叶草
【别名】:寻血愁、海蛤珠、叶隐珠。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性味】:性凉,味苦、涩。
清热解毒,利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崩漏,痈肿疔疮,皮肤湿疹。
全草含铁苋菜碱,具有止血、抗菌、止泻、解毒等功能。全草入药可预防和治疗肠炎,对防治烂鳃病也有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地金草等配合使用。
治疗肠炎、烂鳃,用干苋菜、干何首乌各125克,加水煮沸2小时后,拌饵料喂3天,每日1次。
性凉,味苦、涩。
1.治疗月经不调:鲜苋菜100克,水煎服。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苋菜全草。煎膏,早晚各服510克。 (《内蒙古中草药》)
2.治崩漏:苋菜、蒲黄炭各15克,莲藕炭25克,水煎服。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3. 治吐血、鼻衄: 苋菜、白茅根各50克,水煎服。 (《内蒙古中草药》)
4. 治血淋: 鲜苋菜50克,蒲黄炭、小蓟、木通各15克,水煎服。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5.治疮毒、痈肿、蛇虫咬伤:取鲜铁苋菜适量,捣烂外敷。 (《内蒙古中草药》)
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被短柔毛。茎直立,分枝多。叶互生,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钝齿,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疏毛或无毛,叶脉3条根据;叶柄长,腋生花序,有1至3叶状肾形苞片,不裂,成对如蛤;通常雄花序很短,穗状,位于雌花序的上部,花萼4裂,雄蕊8枚;雌花序藏在切叶状的苞片内,故有“珍珠海贝”之称。果实小,蒴果钝三角形,浅棕色,表面有毛。种子黑色。花期为5月至9月,果期为7月至11月。生于山坡、草地、沟渠、路旁及耕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为多。
别名台湾海桐功效活血化瘀。可用于治疗闭经、肿块、出血、小儿疳积、流行性腮腺炎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理气血,调经”。…
别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马庄、米庄客、小客马(《云南中草药》)、小别渡、尼玛庄客(《云南中草药选》)。功…
别名刺槐内皂苷功效祛除顽痰,清除油腻污垢。治咳嗽痰多,痢疾,肠风,大便毒,头疮,疥疮。《纲目》:‘祛风湿、泄泻、便血、疮…
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功效发汗缓解症状,理气止痛。性味性凉,微苦、辛。加工采集夏季收获。植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