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39次
干豆(《广西中药志》)。
养血止血,涩肠固精。治血虚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脱肛,耳鸣,遗精,出血,带下。
《生草药性备要》:“强健大肠,还能治疗蛇咬伤。” '
《纲目拾遗》:“养血明目”。 '
《本草求原》:‘止痢赤赤带下,生肌止血。 '
《南宁市药物志》:“补血收敛。”可用于治疗腰肾疼痛、水泻、出血、妇女经痛等。水果泡酒可以补血。 '
《广东中药》:'治夜尿过多,耳鸣遗精。炒黑可治出血。 '
内服:煎汤25钱(鲜用12两);或用酒浸泡。外用:研末敷敷。
甘涩,平。
《南宁市药物志》:‘味甘涩。 '
《南宁市药物志》:'便秘者不宜服用。 '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干果呈长圆形、球形,一端略尖,直径约1厘米。外观为土黄色或深绿棕色。质地较硬,顶部有5个宿存萼片和花柱残留。里面有很多种子,黄白色,扁平。味淡微甜,气微香。以个大、无虫、干燥的为佳。
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香桃木(《花镜》),也称为:金丝桃属植物(《花镜》)、山约翰草(《本草求原》);香桃木、水葫芦、河刺、帮刺、梨、刺。斗年、麦饼、山东饼、五都、山多来、多莲、素圆子。
小灌木,高12米。幼枝密被柔毛。叶对生,短柄,近革质,卵形或倒卵形,长36厘米,宽1.53.6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密被短柔边。有毛,基部有3 个,很少有5 个主脉。聚伞花序,有1朵花,茎长于叶柄;苞片像叶子,但较小;花径约2厘米;萼筒长约6毫米,裂片5,圆形,不等长;花瓣5枚,玫瑰红色,外面被柔毛;雄蕊多数,分开,排成几行;子房下部,26细胞。浆果球形,直径可达1.4厘米,成熟时深紫色。花期为五月至七月。果期为7月至9月。
生于丘陵、荒野。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这种植物的根(良姜)、叶(良姜叶)和花(香桃木花)也可用于药用,文中详细介绍了每一种用途。
是桃金娘科植物的果实。
《生草药性备要》
治孕妇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 刚苍果干35钱。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工伤咯血:将干桃金娘果用人尿浸泡两周,晒干,将余液锻在新瓦上,磨成细末。每次服三钱,每日两次,随孩子大便服用。 (《福建中草药》)
治鼻血:干山刺子五钱,塘虱二枚。取三碗水,煎至半碗满,即可饮用。 (《岭南草药志》)
治便血:干川籽半两。将两碗水煮至八分钟,每日一次,连服数次。 (《闽南民间草药》)
治痢疾:三叶草籽12两。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加蜂蜜即可服。 (《闽南民间草药》)
治脱肛:山东紫子230两。煮五花肉和肠。 (《岭南草药志》)
治出血、吐血、刀伤出血:将种子晒干,炒至黑色如炭,磨成细末备用。每次取5元一两,开水冲服。可外用治疗外伤。 (《岭南草药志》)
治烧伤:将百合子晒干,煮沸保留性状,研成细末,用茶油涂于患处,每日1次。 (《闽南民间草药》)
别名台湾海桐功效活血化瘀。可用于治疗闭经、肿块、出血、小儿疳积、流行性腮腺炎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理气血,调经”。…
别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马庄、米庄客、小客马(《云南中草药》)、小别渡、尼玛庄客(《云南中草药选》)。功…
别名刺槐内皂苷功效祛除顽痰,清除油腻污垢。治咳嗽痰多,痢疾,肠风,大便毒,头疮,疥疮。《纲目》:‘祛风湿、泄泻、便血、疮…
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功效发汗缓解症状,理气止痛。性味性凉,微苦、辛。加工采集夏季收获。植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