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拔毒散的功效与作用图(拔毒散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780次

别名

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马庄、米庄客、小客马(《云南中草药》)、小别渡、尼玛庄客(《云南中草药选》)。

拔毒散的功效与作用图(拔毒散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疖肿、肠炎、菌痢、妇女闭经、跌打损伤。

《滇南本草》:‘治疗妇女乳汁不通,乳腺炎,乳头结节,红肿,消疮肿;治小儿尿血血淋,皮肤瘙痒,祛风退热。将茎、叶的细粉与醋混合,敷于疮痈、溃疡处。 '

《云南中草药》:活血化瘀、排毒、定骨、开胸。治疗闭经、疖子、枪伤和骨折。 '

《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排除毒素、促进肌肉生长。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痢。 '

用法用量

内服:汤剂,35元。外用:捣敷。

性味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

《云南中草药》:'苦,平。 '

宜忌

不适合孕妇。

归经

肺;肝经

加工采集

秋收。

植物形态

贝杜粉

直立半灌木,高约1米。茎紫褐色,疏被星状毛。下部叶呈宽菱形或扇形,长宽约2.5至5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或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4厘米;上部的叶子有糙伏毛。或者几乎无毛,下面有星状的短毛;叶柄5至10毫米长;托叶呈菱形并脱落。花单生于叶腋或簇生于短枝端部,节在花梗中部以上;花萼长7毫米,5裂,疏被星状毛;花冠黄色,直径约1.5厘米;雄蕊上覆盖着长鬃毛。蒴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有69个心皮,每个心皮有2个芒状短喙。花期为九月至十月。果期为10月至11月。

生长于灌木丛或山坡。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药用部位

为锦葵科植物的全草。

来自何书

《滇南本草》

常见药方

治瘿疮、疔疮:将药鲜叶捣烂敷患处。 (《云南中草药选》)

治跌打损伤:将毒毒散鲜叶捣碎,加红糖或酒敷患处。 (《云南中草药选》)

治乳汁不通:八肚散35元,猪脚炖服。 (《云南中草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