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50次
何开古茶园位于勐海县勐混镇,古茶树面积约2万亩,其中连片面积1.6万亩,古茶树230多万株。是迄今为止中国连片面积最大、保存完好的古茶山之一,并作为“中国美丽田园”名录入选中国唯一古茶园。
何开古茶园是勐海茶叶种植历史的一幅高度浓缩的画。据史料记载,何开古茶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茶树是布朗族先民最早种植的。大约500年前,布朗族迁走后,拉祜族迁至何开地区。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
开始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在拉祜族人世世代代的保护下,终于形成了这样规模的连片大茶园。每一棵古树都显示出蓬勃而稳健的力量,仿佛在讲述普洱茶时光的故事。
以种茶为生的拉祜族人,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他们坚信万物有灵,古老的茶树连同周围的森林植被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彰显了几千年来少数民族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
守着古茶山,新茶园,生活因为茶而一天天好起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何开古茶园拉祜族村落的稳定和发展更有保障。
“我们从小就喜欢喝茶,每天都喝。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勐海县何开村半盆老寨村长扎瓦说。扎瓦家有350棵古茶树,去年年收入约9万元。“20多年前我没有想过自己能有这么幸福富足的生活。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这个茶园。”泽说。
如何将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理念融入古茶树保护中,实现合理利用、适度开发?
勐海县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实施立法保护、科学规划,制定推广古茶园管理、采摘、养护技术规范,坚持和完善古茶树保护区和古茶树管理人制度,将古茶树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实施保护性采摘。
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勐海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
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作为勐海县古茶树保护的试点和示范,何开古茶园已经保护了10多年。我们加强综合技术管理,使古茶树树体复壮,管护范围逐年扩大。
注意引导群众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不用农药化肥,不用过多的人为干预,只因为这个茶园可以万古长青,代代相传。"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何开古茶园生态环境优良,并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链。枝粗叶茂的古茶树上有许多共生植物,如苔藓、藤蔓、寄生兰花、蟹脚等。每棵茶树都是一个“植物王国”。
植物微景观展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共生。
“去年以来,在何开2万多亩茶园中,村民自发组织收购,套种西瓜、香樟、樱花、缅甸桂等树木12万多株。村民们意识到,有树的地方就有水,茶叶才能长得更好,茶叶的质量和价格才能得到保证。
”何凯村村支书兼主任杨泽忠说道。
“目前村民进行保护性采摘,通过春秋采摘、夏养、成片采摘、隔年采摘等方式保护这片茶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和科学管护培训,采取护林员和群众巡护茶山及周边森林、保护村规民约等措施。
尽最大努力保护我们祖先留下的财富。”杨泽忠说道。
随着古茶树保护试点的建设,何开古茶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批古茶树地理标志认证,对每棵古茶树都建立了档案和清单管理,入户信息、树冠、树龄等。可查询,每年可动态监测数据和土壤污染pH值。
实时了解古茶树的生长状态,让古茶树得到更精准的“呵护”。
走进何开古茶园,拉祜族姑娘们爬上古茶树的树梢,轻轻地从枝头摘下一抹嫩绿,转手放进挎在肩上的竹篮里。“林中有茶,茶中有村,茶生于村,茶村相融。”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共生画卷正在铺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八棵龙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十八棵龙井的解答,让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观音茶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铁观音茶树的解答,让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普洱茶的茶树种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普洱茶的茶树种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观音茶树的嫩芽是什么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铁观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