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97次
老赵靠桑叶茶致富,主动申请摘掉低保户的“帽子”。
房山石楼镇二站村
房山区石楼镇低收入村——第二站,如今已转型为周边四个富裕村的“老师”,带动上千村民发展——桑叶茶“香产业”。二站低保户老赵也是增收后主动找到村委会的。
村干部欣然同意申请摘掉低保户的“帽子”,此事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在桑叶茶产业的带动下,结合促进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
二站村379户、901名低收入村民成功“摘帽”。
过去
砖厂行业关闭,村民入不敷出
老赵的名字叫赵海星。他今年55岁,脸黑,头厚,一副朴实的农民模样。“你哪来的信心主动申请‘脱帽’?”听完记者的提问,老赵举手指了指村口立着的大牌子。他写了“桑叶茶”几个字,说:“增收就靠它了!”
老赵坐在石墩上,向记者讲述着过去的日子。早些年,村里有个砖厂,年产红砖一亿块。村委会建了办公楼,村民大多在工厂上班,很稳定。
因为生态原因,砖厂在2005年被关闭。老赵夫妇失业,没有其他技能。他们不得不在周围的村庄打零工,收入没有保障。他们还必须供孩子上学。他们经常入不敷出,家庭收入越来越少。“当时想,好日子过了吗?猴年!”老赵说。
变化
引进林下经济,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我带你四处看看。”老赵起身带着记者进村。道路笔直平坦,两旁是林海,树下是270亩蛋白桑茶。
2017年,二站村引进林下经济,种植天南星120亩,药用牡丹30亩,蛋白桑茶树150亩。过了几个月,前两个因为长势不好亏了钱,但是这棵桑树却枝繁叶茂,桑叶卖给加工厂,不仅收回了资本,
也弥补了天南星和药用牡丹的不足。
第一次种植尝试成功了。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大家都是满心欢喜,一致同意在蛋白桑上做文章,找到一条新的致富之路。镇里也帮忙,联系农业专家改良土壤,“把脉”指导。在外做生意的村民焦磊也被叫了回来。他发现,
桑叶不仅可以做饲料,还可以做醋和茶,尤其是桑叶茶,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取得了成功。
二站村计划发展桑叶茶产业的消息传开后,乡政府帮助对接了“中国茶都”福建安溪的茶厂。为了节省机票钱,五个村干部决定开车去2000公里外的安溪县。
村民们没想到,村干部只用了5天时间就往返了一趟。除了拉回安溪铁观音的制茶设备,他们还走访了厦门和合肥,引进了茶叶包装生产线。更让村民兴奋的是,二站村来了一位安溪制茶人。
老赵和几个低收入村民去看望老师。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师傅会讲完整个故事,采茶、切茶、杀青、压榨等等。同时,对口帮扶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的师生也为桑叶茶设计了推广方案。
从包装、推广、电商销售等方面提供免费智力支持。
今天
周边四个富裕村前来“取经”
每年5月中旬到11月底,老赵和村民们都在忙着采茶炒茶。如今,二站村生产的桑叶茶已成为房山区农业的明星产品。去年售出4000多公斤,出口到中国多个省份,包括铁观音的“故乡”安溪。
就连周边的四个富裕村也派了几个代表来学习他们的经验。曾经的低收入村,成了十里八乡的增收“明星”,低保户老赵成了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
靠着桑叶茶的“香业”,老赵的家财也渐渐厚了起来。眼看孩子快30岁了,是时候结婚生子了。老赵去年拿出8万元装修房子。曾经嘎吱作响的木窗换成了断桥铝落地窗,阳光照在地砖上。
让房间顿时明亮了许多。按照习俗,在新人的婚礼上,要请双方父母喝“变茶”。老赵说,这茶是二站村的桑叶茶。“我自己来煎!”
标题:烧砖村让桑叶茶变“富茶”——茶讯_中国茶讯_国际茶讯
本文地址:音叉吧。com/荀子/xinwen/1811.html
上一篇:绿色植保为茶园保驾护航下一篇:新泰市:服务解决问题,联合利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龙井村民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杭州龙井村民宿的解…
有多少人喝过真正的金骏眉?他们一直在喝高档的金骏眉,但从来没有喝过正品。这是多么痛苦啊。而当你喝了真金骏眉的时候,却觉得…
六安瓜片是一种独特的茶叶,其采摘方法也很特别。长期以来,他们坚持采用手工制作方法,这使得他们的加工工艺和产品的口味都具有…
刘瑞全(右一)在泡茶。文桂森摄“师傅,这茶是发酵的吗?”“最近在下雨,还要一个小时!”7月20日清晨5点,在武隆白马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