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291次
短叶草(《救荒本草》)、短叶草(《生草药性备要》)、满天星(《植物名实图考》)、短叶草、白花(《广州常见经济植物》)、短叶草和石蒜、象皮(:) 《福建民间草药》),水葫芦,一包针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猪粪(《闽南民间草药》)、水金钟(《四川中药志》)、地旋、飞草(《贵州草药》)、耐荆花(江西《草药手册》)。
清热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肠风血、淋病、痈肿毒、湿疹。
《生草药性备要》:‘祛瘀、消毒、敷疮。 '
《植物名实图考》:‘除无名肿毒。 '
《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解毒、消肿。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乳汁。 '
《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尿,治肠风出血。 '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行血散瘀,通淋利小便。治热病口渴,淋病,肠痈,痢疾,外敷痈肿毒毒。 '
内服: 煎汤,35钱(鲜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全草含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环桉烯醇、豆甾醇、-谷甾醇、菜油甾醇(campesterol)、-菠甾醇、5--stigmasta-7-enol(5--stigmasta-7-enol)[1 ]、二十烷、16 -16-三十烷酮、handianol [2]。 3-O--D-吡喃葡萄糖熊果酸酯(3-O--D-吡喃葡萄糖醛酸)和28-O--D-吡喃葡萄糖寡酸酯(28-O--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 [3]。有报道称皂苷以齐墩果酸为苷元,以葡萄糖和鼠李糖为糖部分分离。 [4] 羽扇豆醇是从根中提取的[5]。
苦,凉。
《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
《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寒,无毒。 '
《泉州本草》:'味淡,微寒,无毒。 '
《泉州本草》: '入心、小肠经。 '
夏季采收,晒干。
莲子草(《救荒本草》)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上升或匍匐,有两纵列白色柔毛,节上密被柔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8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狭窄成短叶柄,中缘全缘或波状。头状花序腋生,长0.5-1厘米;每朵花有5个苞片,披针形,膜质;花浓密,有5花被,白色,膜质;雄蕊通常有3个,不育雄蕊呈三角形、菱形。形状,细丝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形成杯子;有1个雌蕊,1个心皮,柱头头状。果实倒卵形,稍扁,两侧有窄翅。花期为五月。果期为七月。
生于水边、田边等潮湿处。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
为苋科植物的全草或带根的全草。
《生草药性备要》
治肺热咳血: 虾爪三两。捣汁,加盐少许,炖温饮。 (《福建中草药》)
治红白痢:鲜花全株58钱,水1碗半,文火煮7分钟。红泻用白糖服,白泻用红糖服;或与蜂蜜混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闽南民间草药》)
治肠风出血:凤眼、落钱。炖服内服。
治诸淋病:鲜花全草煎汤,每次二两,日两次。
治小便疼痛:取当年花全株2两,加盐或糖煎汤,常代茶服。
治慢性肠痈:取鲜花及全草,捣汁浸酒,每次服一两,每日3次。 (《泉州本草》)
治疔疮肿毒:鲜曲解草用冷水洗净,用冬蜜捣烂,每日换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治蜂窝痈:取鲜花、全草适量,捣汁,与蛋清调敷。 (《闽南民间草药》)
治牙痛:水牛膝、地骨皮、蒲根。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治虚火牙痛: 水葫芦、路鸡、桂花汤。 (《四川中药志》)
治蛇伤:鲜曲解草二至四两,红薯、烧酒各四两,加水适量煎成半碗,内服。将剩余药渣捣匀,敷于患处。 (《福建民间草药》)
治湿疹、皮炎、癣、疥疮:虾爪煎水洗。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疟疾:取蒺藜嫩叶尖一两。煮粥来吃。 (《贵州草药》)
治疗肿块:取适量地麻花,将肿块较硬的部分打碎。 (《贵州草药》)
别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马庄、米庄客、小客马(《云南中草药》)、小别渡、尼玛庄客(《云南中草药选》)。功…
别名红顶珠(《贵州草药》)、红参粉、红豆草、顶珠、辣椒粉(《云南中草药》)、莲藕(《西藏常用中草药》)、红参粉、活血丸、…
别名三根草、八卦草(《植物名实图考》)、牵马草(《分类草药性》)、形意志(《中国植物图鉴》)、牛马根、马草(《湖南药物志…
别名红十字伤粉(《云南中医验方》)、结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健肿(《陕西中草药》)、红池阁、红内消、池阁(《四川…
别名云(《陕西中草药》)。功效《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平肝散结。治肺痈、结膜炎、乏力、毒蛇咬伤、瘰疬。'南川《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