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276次
武夷山的佛教禅僧对茶是很讲究的。寺内有专门的“茶厅”或“茶屋”,是住持行礼的地方,也叫方丈。方丈是僧人讨论佛事、招待施主、接待文人喝香茶的地方。在传授和皈依佛教的寺庙、佛堂、法堂里,
有钟鼓,钟鼓常响。庙里一般有左钟右鼓。如果再加一个“茶鼓”,应该是在西北角,一个用木头雕成鱼形的木鼓,鼓身镂空,轻叩有声,用来召唤僧人喝“普通茶”。诗人林逋说:“春烟寺敲茶鼓,夕照阳台亮酒旗。”。
茶鼓是佛教崇尚茶的一种佐证。
武夷寺的礼仪:寺主早上必须在佛前“倒茶”,即奉上茶汤。和尚们每天早起洗手后,先喝茶后拜佛,然后坐在香上打坐。冥想的练习分为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用一根香火来安神,和尚需要喝茶提神益思,寺庙要“泡茶”,泡四五转茶。
以清心提神,早已是古代寺庙的常态。明代僧人鲁融说:“江南风作僧舍,石上泉作竹中茶。不如法藏名僧知,烟茶肉满袍。”诗人将僧侣们对茶的喜爱描述得淋漓尽致。庙会礼仪中还有“茶汤”。
每当新方丈金山登基,点茶点汤都有特定的礼仪。在一些寺庙里,在佛诞日,会有专门的人用汤给佛洗澡,称为“洗佛茶”,供香客饮用,祈求消灾长寿。较大寺院的茶汤宴俗称茶会,也叫“茶宴”。这次茶会的举行,
后来,范围更广了,包括招待捐赠者和朝圣者的寺庙,以及与僧侣结缘的谭跃信徒。正是这种情况,寺院在茶汤会上举行茶道和汤道,每当佛陀在忌日献茶汤时,都要敲响“钟茶鼓”,以示佛教的庄严。
寺庙大多位于山顶,沿山路有茶亭供饮茶。寺内僧人中有“种茶僧”和“制茶僧”,专门对制茶人进行管理和制茶。寺内有“茶头”,负责煮汤沏茶,门前有“赠茶僧”,是施主、香客、惠施的访客泡茶。
由于茶被佛教界奉为“圣物”,饮茶之风传遍了寺庙,种植、制茶成了僧人的行当。武夷山茶自问世以来,从药用、禅饮、品茶、茶宴、斗茶等方面介绍给社会。佛教对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所以,自古以来,茶与佛的关系就很深,有“茶禅盲”、“茶佛盲”之说。
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知识茶道文化茶文化及茶保健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