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品类 >

丰顺县丰良镇九龙村:脚踏红土地 耕耘致富茶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1次

九龙嶂位于梅州市南部梅峰附近的深山里,因其九十九座山峰像龙一样连成九条山脉而得名。是粤东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粤东井冈山”。

“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团、五县暴委会、七县联委会、中共梅峰县委(专员)在山南丰顺县冯亮镇九龙村柑子窝成立。”丰顺县史志办主任陆说。

丰顺县丰良镇九龙村:脚踏红土地 耕耘致富茶

在丰顺县九龙村甘子窝,五县暴委、七县联委、梅峰县委、十团旧址“龙庆居”周围有连片的茶场。

“1928年6月,顾大存主持的‘五县暴委’组织的社坑暴动取得胜利,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李坚真修女负责宣传工作。搬到铜鼓峰时,她高兴地唱起了一首客家山歌:一条小溪出一条小溪。

同志姐妹无处不在;今天回到铜鼓,第二天在夏县打九洲.“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记者耳边回荡着革命民歌,看到茶树与其他绿植共生,踩着我脚下的红色热土,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挖掘真正的红色记忆。

探索老区人民致富的“绿钥匙”。

回忆过去

革命的土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里是后方医院和训练场,山上还有一个岗哨,指挥着担任警卫任务。敌人来了,他们会迅速吹响哨子。”九龙村党支部书记郑站在山坡上,指着对面的山头。他身后的古民居龙庆居,是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团成立的旧址。

“龙庆居是祖宅。我在这里出生和长大。我表哥郑婉美以前是十团的小游击队员。小时候经常给我们讲红卫兵的故事。”郑对说道。

农民武装围攻丰顺县城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周围村庄搜刮抢掠。”1927年10月,郑天宝、胡宜生率领党员、梅南等30多名工农武装在梅县与张太原、李凤翔领导的农民武装会合。

经东江特委批准,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10团在甘子窝成立。鲁介绍,第十团成立后,贴出布告,郑重宣布“我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唯一目的是进行土地革命”,动员当地群众参加斗争,积极投身土地革命运动。

“听家里的老人说,当时很多农民自卫军和附近村子的农民都带着武器和粮食来了,革命队伍逐渐壮大。郑说,“十团”高举山区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

并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九龙掌、铜鼓掌山区为中心的梅普峰苏区。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如今,九龙村党支部发扬革命精神,在“十团”旧址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报告厅,成为当地干部的精神加油站。“我们过去常常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但现在我们必须给年轻一代讲革命故事。”郑对说道。

看看现在

高山茶清香浓郁。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当年在这里战斗的老同志,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多次到九龙村考察,积极争取建设资金。”郑告诉记者,

顾大存、李坚真、胡宜生等革命先辈先后拨款修建了柑子窝小学、10公里九干公路、九干大桥、九干电站。

车子行驶在九干盘山公路上,沿途山峦峡谷,茶园映入眼帘,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九龙村的村民世代以种茶为生。上世纪70年代,当地供销社鼓励村民种茶,开展“卖粮返利”活动。

100多斤成品茶可以换30斤大米。九龙村干部李回忆说,当时是村民挑着担子,沿着九干公路,一筐筐茶叶从海拔800多米的山上运出村外。

2013年,九龙村茶农抱团发展,成立了九干乡茶叶种植合作社。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引导茶农科学采摘种植,提高茶叶品质,打造九干乡茶叶品牌。“随着品质的提升,这几年茶叶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去年,该村收获了3万多公斤成品茶。

仅茶叶一项,村民每年每户增收近5万元,村民种植热情高涨,茶叶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对李说道。

“以前种茶是为了换口粮填饱肚子。现在一斤茶叶能卖300多元。高山老树茶受市场青睐,每年都被预订一空。”村民郑良发告诉记者,随着茶叶种植和制茶技术的提高,近年来茶叶产量翻了几番。

去年,他成功制作了1000多斤绿茶,净收入13万多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