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80次
文贝(《南州异物志》)、田螺(《本草图经》)、紫牛肉(《中国医学大辞典》)。
清热舒肝、安神明目。治疗热毒眼翳、小儿眼疹、失眠等。
《唐本草》:“明目清热解毒”。 '
《纲目》:'治小儿痱子、眼翳。 '
《饮片新参》:清心平肝安神,治惊惊失眠。
内服:汤剂,25元;或磨成粉末。外用:将水注入眼内。
寿木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0.47%;还含有少量的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煅烧后碳酸盐分解生成氧化钙等,有机物被破坏。
紫贝类:洗净,干燥,捣碎。伪造紫蚬:取洗净的紫蚬,放入坩锅中,上炉烧红,取出,晾凉,捣碎。或将其磨成细粉。
咸,平。
《食性本草》:'性平,无毒。 '
《品汇精要》:“尝尝咸的。” '
肝脏;心经
五月至七月间捕获,除去肉,洗净并干燥。
整体形状略呈椭圆形,腹面平坦,前端稍宽,前后两端均凹成圆口状。贝口的唇部周围有许多细齿。贝壳表面光滑,有美丽的光泽。紫色、棕色或棕色,有许多深紫棕色和白色相间的斑纹或小圆斑。其质地坚硬,无气,味淡。以颜色紫红、壳厚、壳完整、洁净者为佳。
产于海南、台湾、福建等地。
1、阿文寿木,贝壳呈椭圆形,质地坚实。一般外壳长75毫米,宽42毫米,高34毫米。较大的可达80毫米长。塔身和螺纹几乎完全被珐琅遮盖。背面呈圆形,两侧下部逐渐收缩,边缘稍厚。壳面光亮光滑,呈棕色或浅棕色,有纵横交错、不规则的棕褐色断续条纹和许多星形图案,形似阿拉伯文字。背线明显,无斑纹,背面隐约可见一条棕色或灰蓝色的横带。当它是幼虫时,这条色带非常明显。两侧边缘灰棕色,有紫褐色斑点延伸至基部。壳口狭长,稍弯曲,前端稍宽。每唇上约有32颗牙齿,呈紫褐色。外壳的内表面是淡紫色的。前后水管沟较短。 2、山猫眼宝宝,外壳呈椭圆形,质地坚实。一般外壳长48-57毫米,宽27-32毫米,高24-28.5毫米。壳背面肿胀,两端稍薄。壳表面紫红色或浅棕色,表面光滑如初。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灰白色釉质,仿佛覆盖了一层薄雾,下层呈黄棕色。有密集的淡褐色雀斑和不规则的大而稀疏的黑褐色斑点,散在壳两侧,背线明显。壳两侧边缘及基部均为白色,基部平坦,有棱纹。壳口狭长,居中,唇齿短,白色,齿间橙红色。内唇齿约22颗,外唇齿约26颗。外壳的内表面是白色的。 3、虎斑宝宝的贝壳呈椭圆形,壳厚。一般外壳长度为90mm左右。较大个体的壳长106毫米,宽68毫米,宽53毫米。壳背面呈圆形,两端稍凸出,前端尖而薄;后端呈锯齿状。背线明显偏向一侧并略微弯曲。壳面极其光滑,通常为白色或淡黄色,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形状如虎皮条纹。斑点的颜色与环境密切相关。例如,住在礁洞里的人颜色较深,而住在海滩上的人颜色较浅。底座中部微凹,呈乳白色。壳口狭长,前部稍宽,略呈弧形。后来在内唇中部常出现一个大的黑褐色斑点。内唇齿较细,有22-26个,中间排列较密。外唇厚,边缘齿较厚,24-30颗。前水管沟比后水管沟稍短。
栖息地分布: 1.栖息于低潮区岩石下或珊瑚礁洞穴内。它喜欢白天和夜间活动,雌雄皆可。海南岛产卵期为4月至6月。 2、生态与以前一样。 3.生活在低潮线以下几米深的岩石底部。退潮后,它被困在珊瑚底部或珊瑚礁洞穴中。当黄昏后出来寻找食物时,外套膜展开并完全覆盖外壳。从它身上伸出了很多触手,非常漂亮。西沙群岛产卵期为3-4月。我国分布于台湾、海南、西沙群岛。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南沙群岛。 2、我国分布于台湾、海南、西沙群岛。 3、我国分布于台湾、海南、西沙群岛。
是宝宝科的蛇头眼贝、猞猁贝或丝带贝的贝壳。
《唐本草》
治小儿眼痈:紫蚬一只(生用)研末,用羊肝切碎,加人参粉一钱,用线扎紧,煮米取汁,放入装入小瓶中,趁热吸食,等待冷却。拿出来在星月下过夜,到了早晨才心服口服。 (《婴童百问》紫贝粉)
别名台湾海桐功效活血化瘀。可用于治疗闭经、肿块、出血、小儿疳积、流行性腮腺炎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理气血,调经”。…
白茅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学名:Imperatacylindrica)的根茎。那么白茅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白茅的用法…
功效《本草拾遗》:'泡酒强腰足。'《本草从新》:'滋阴,益肝肾。'用法用量:煎剂内服,0.51两;或浸泡在酒中。成分含有…
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功效发汗缓解症状,理气止痛。性味性凉,微苦、辛。加工采集夏季收获。植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