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品类 >

铜仁何以问鼎“中国抹茶之都”?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762次

能够进入“双十一必买”榜单,时尚的抹茶“俘获”了年轻人的味蕾,紧贴年轻消费群体,站在了国内绿茶市场的新风口。

早在2018年,贵州铜仁就获得了“中国抹茶之都”和“中国优质抹茶生产基地”两个品牌。高口碑下,讨论不断。为什么会获得“中国抹茶之都”的称号?

铜仁何以问鼎“中国抹茶之都”?

201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铜仁市“中国抹茶之都”。

如今,在范静山脚下,茶树环绕的贵州铜仁贵茶产业园,以全球最大单体抹茶精制车间的绝对实力和年产近4000吨优质抹茶的规模回答了这个问题。

独特的资源生态优势

沿着北纬30度旋转卫星观测图,贵州铜仁位于一片绿洲之中。夏天没有炎热,冬天很少寒冷。青山城墙上,雾蒙蒙或细雨蒙蒙,茶树生长于此。

雾灵山主峰范静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2-18万个。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多雾,日照不足”,四项全能。

铜仁有生产优质抹茶的茶叶品种和生态优势。

农业农村部和省市质检机构检测显示,铜仁产茶叶产品水浸出物含量为38%-47.8%,茶多酚含量为16.7%-31.5%,氨基酸含量为3.1%-10.6%。

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和贵州省地方标准。铜仁有生产优质抹茶的茶叶品种,发展抹茶产业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

高水平的地方标准

高质量发展靠“标准”,行业话语权也来源于标准的“落地应用”。

贵州出台国内首个抹茶地方标准。

2018年10月,贵州颁布地方标准《贵州抹茶》,核心指标堪比欧盟标准。

生产工艺:贵州抹茶标准明确了覆盖栽培、蒸汽杀青、解捻、辐射热干燥等关键工序,保证抹茶品质,避免“绿茶粉”等“李鬼”的出现。

分级:贵州抹茶标准在原有国标、的基础上,根据感官指标和茶氨酸总量提出了特级抹茶标准,突出了贵州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下抹茶的更高品质。

安全性指标:贵州抹茶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中,吡虫啉、草甘膦、溴虫腈、啶虫脒、联苯菊酯、茚虫威等6项严于国家标准,体现了贵州茶产业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的发展方向。

贵州产欧标抹茶

恪守标准,梦想高品质抹茶生产,铜仁赢回了——RA(雨林联盟)、AIB、ISO9001、ISO22000等一批国际“通行证”。

“铜仁制造”(Madein铜仁)系列茶产品投放欧美市场,赢得了国际消费者和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

市场空白与抹茶“钱景”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对抹茶的需求量约为12000吨,而抹茶的全球产量仅为5000吨左右。在市场缺口接近7千吨的背景下,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抹茶产品在消费市场很受欢迎。

然而,复杂的制作工艺提高了抹茶技术的门槛。从种植到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会直观的体现在消费者的口味上。

贵州抹茶生产者决心从优质绿茶的育种开始,将遮光、采摘、切碎、蒸汽杀青、干燥、茎叶分离、快速干燥、杀菌、粉碎等十几道工序贴上“国际一流标签”。

在茶树的树荫下,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抹茶精制车间建在贵州铜仁贵茶工业园。

占地340多亩,世界最大单体抹茶精制车间在铜仁建成。作为生态特色食品龙头企业,贵州抹茶生产在“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全球化”上下足了功夫。

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均采用欧美标准,引进日本标准抹茶技术和全自动生产线,已将贵州抹茶产品标注为“安全”、“洁净”、“零添加”。

洁净贵州茶,茁壮成长;贵州抹茶产业发展如虹。

贵州部署,在江口、德江、思南、印江、沿河等地建设抹茶原料基地3.76万亩,改造抹茶原料基地1.6万亩,管护区4.93万亩,建设优质抹茶基地10.29万亩。统计数据显示,

铜仁已实现抹茶年产量1200多吨,年产值3.2亿元。

发展视野从绿茶延伸到更远的地方,贵州发展抹茶产业的决心犹如彩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