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品类 >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98次

白头翁主要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可以说是治疗阿米巴痢疾非常重要的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但是需要的剂量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更有效的。在中药中,白头翁是主药。我们常听的白头翁汤通常含有黄柏和芩皮。这种治疗效果非常好。

白头翁的简介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名称】:白头翁

【别名】:胡王使者叶丈人、白头公

【药材类别】:根茎

【性味】:味苦;性质寒冷。

《本经》:苦、温、无毒。

《别录》:有毒。

《药性论》:味甜、苦,有小毒。

李膏:味苦,性寒。

【回归经络】:

入大肠、肝、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经。

《本草经疏》:从足阳明经血检查开始。

《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药用部分】: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产地及分布】:

生于山地、荒野山坡及田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主产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此外,河南、山东、吉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地亦产。

【形态特征】:

白头翁,又名:奈何草(《吴普本草》)、粉马利筋、粉红草、白头草(《履巉岩本草》)、老僧头、老冠花、老谷草、厘米花、鼠尾花、猫爪花花、菊花苗、老人花、山棉根。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绒毛。主根较肥。叶子从根部伸出,簇生,花期较小,果期后增大;叶柄长,基部宽或鞘状;出现3片复叶,小叶再裂,裂片倒卵形或长圆形,有13个先端。不规则浅裂,上面绿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浅绿色,密被白色绒毛。花有初开的叶子,单生,顶生;花茎从根部伸出,高10厘米以上;总苞由3个小苞片组成,通常有3个深裂片,基部愈合以容纳茎;花径34厘米,花被6个,内外排列2轮,紫色,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圆形,长33.5厘米,宽约1.21.5厘米,有盖具白色柔毛;雄蕊多数,花被长约1厘米。 /2,花药基部黄色;雌蕊多,花柱丝状,密被白色长毛。瘦果较多,密排成头状,花柱宿存,呈羽毛状。花期为三月至五月。果期为5月至6月。

白头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或散。外用: 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杀虫。主要用于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性痔疮;寒热疟疾;阴道分泌物;外阴瘙痒;湿疹;瘰;痈;眼睛又红又痛。用于热毒痢疾、阴道瘙痒、阿米巴痢疾。

《本经》:主温疟易生寒热,积聚瘕气,止血止痛,金疮。

《别录》:(主)鼻衄。

桃红精:治毒痢。

《药性论》:止腹痛、止泻,治疗牙痛,主治项下肿瘤。主要是关节疼痛。

《日华子本草》:祛除一切恶习,暖腰膝,明目除多余。子:功能同上。

《伤寒蕴要》:适用于热毒腹泻、紫血者。

《本草汇言》:凉血、祛瘀、解毒湿。

《本草备要》:治疗秃疮、瘰疬、疝气、痔疮、痔疮、明目、祛疣。

《纲目拾遗》:清除肠道污垢,消除积滞。

《现代实用中药》:治疗咽部肿胀。

白头翁的附方

治热热痢疾: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芩皮各三两。加入四种口味,用七升水煮沸二升水,沥干。服温药一升。若未愈,则多服。 (《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治静时痢疾,昼夜寒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将白头翁放入铁瓶内烧至清),干姜一两(碎,锉)、天仙子半升(用水洗去浮子,煮至花蕾露出,晾干,炒至黄黑色),加入明矾2两(烧至汁没了) )。上药,罗研末,醋煮面,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餐前服十丸,同粥服。 (《圣惠方》白头翁丸)

治寒痢、产后带下:白头翁半两(去芦头),艾叶二两(微炒)。以上两种香精均以粉状使用。用米醋一升半入药。先把它煮开,然后炒。余药研末,五通子丸每次服三十丸。吃饭前先喝米饭。 (《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虚寒腹泻者勿服。

《药性论》:海豚其实是一个信使。

《日华子本草》:好酒。

《本草经疏》:胃积滞、胃弱无欲食,虚寒、寒湿泄泻,非湿毒所致者忌用。

《本草从新》:血不热者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