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98次
紫砂壶的泥料是用途的第一要素,也是能为使用增添美感的主要因素。紫泥是红粘土、紫粘土、本山绿粘土(烧制后呈米黄色)的总称。这种泥山在矿区和煤层的分布不同,烧制时温度变化不大。
它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紫色、紫褐色、红色、米色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介入,在地基泥中加入各种化学着色剂,收缩效果也各不相同,可以产生多种泥色,如古铜色、墨绿色等。颜色的外观是泥的直观外观,
完全看个人喜好。
我们在鉴定某个颜色的紫砂壶时,要再认真感受一下泥料的高低。
成品紫砂壶的泥质取决于原质、烧成温度和制作者的加工技艺。
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料矿区都在黄龙山黄石矿下(原赤泥矿一部分在赵庄),开采全靠手工,不用机械。虽然产量很低,但材料往往经过精心挑选,很容易区分高、中、低泥质,即底槽泥、紫泥、红棕色泥。
其加工也比较复杂,时间久了不新鲜,泥色润泽凝重。不经过任何处理,手感会很光滑古雅。有些老壶的泥色极其温润。除了壶种得当,他们的原浆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天青泥是最好的之一,特别滋养。
这种泥出矿时,泥块侧面蓝如天空,故名天青泥。
中国茶文化茶文化茶健康茶分类茶的起源茶的历史百科茶具品牌紫砂茶具紫砂茶杯紫砂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