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的种类和品种原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茶的种类和品种原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味茶是用五种不同的中药制作的
五味茶的配方并不是一定的,会随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搭配,一般情况下,五味茶是用三克五味子,三克龙胆草,三克虎杖,五克绿茶和五克枸杞搭配制作而成的,肝脏不好的人,喝五味茶可以起到一定的护肝作用,有的地方五味茶一般是用红豆、绿豆、红枣、黑豆和生姜制作的
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为制作工艺,绿茶的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白茶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黄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乌龙茶制作工艺为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红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1.绿茶的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六大茶系是以前的传统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发酵程度(0—100%)划分为:绿茶发酵度0%、黄茶发酵度10—20%、白茶发酵度20—30%、青茶发酵度30—60%、红茶发酵度80—90%、黑茶发酵度100%。
茶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用一种非常简练的方式,告诉大家六大茶类的风味特点,各位茶友如果不知道找什么茶来喝,就可以对照下面这张图了。
(此图为茶的故事原创,侵权必究)
平时什么茶都喝,但特别的情况下就要对照上面的说法来选择茶了。
说到茶叶种类,那真的是太多了,先说大类别,绿黄红黑白青,这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方商议后,按照茶叶发酵程度而定的。
原先的茶叶品类,这里是指封建时期,那时候的喝茶还都是绿茶,偶尔会有黑茶发酵的,但是绝对没有我们现如今渥堆发酵的程度深。古时候就分发酵和不发酵,但是那时候没有发酵这个词,只是单纯的叫茶叶的名字,没有分发酵茶!比如那时候叫龙井茶,就是龙井茶!没有绿茶这个称呼!
我们还有按照茶叶树的高低,分为灌木丛,小乔木,大乔木,古树茶,这个就是根据树木的树龄长短,还有树木高低来划分的,这个就比较好理解。
还有一个划分就是,茶叶树种是自然生成的还是人工嫁接的,是科学培育出来的,还是自然就有的野生茶叶树,这样分的话就分为两类,野生的和家养的,只是家养的分第几代。一般是无性繁殖扦插,代数越久茶叶的特性变化越大。
还有就是根据山体的,阴阳面来区分,也就是根据光照时间长度来区分茶叶。这就很小众了,毕竟没有人会那么精细的划分茶叶品类。
所以我能想到的茶叶的划分,种类基本上就是以上内容所提及的内容了。种类划分千差万别,但是百变不离其宗。
中国茶种分类有哪些?
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按照茶叶发酵程度分类:
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其他。
按照采摘季节分类:
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按照茶树品种分类:
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按照茶叶形态分类:
长条形茶、螺钉形茶、卷曲条形茶、针形茶、扁形茶、尖形茶、团块形茶、束形茶、花朵形茶、颗粒形茶、圆形茶、片形茶。
按照茶的生长环境分类:
高山茶、平地茶、有机茶。
按照茶叶的状况分类:
FOP(花橙白毫)、OP(橙白毫)、P(白毫)、S(小种)、BOP(碎橙白毫)、BOPF(碎橙白毫片)、F(碎茶末)、D(茶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茶的种类和品种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茶的种类和品种原因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