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180次
“我家现在承包6亩茶叶,老公在茶厂上班。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家也住进了楼房。”家住广西柳城县胡夫华侨农场的52岁越南归侨吴家凤说。近年来,随着农场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归侨及其亲属住在楼房里。
吴家凤上世纪70年代出生在广南省,70年代末随父母和家人回到中国,定居在广西柳城县胡夫华侨农场。"那时,这个农场到处都是荆棘。"吴佳峰说。
位于广西柳州市北部的胡夫华侨农场安置了大量归国越南难民。这个农场因地制宜种植茶叶,
最高峰时,农场茶园种植面积达10599亩。该农场生产的茗珍、吕雪、金昊、龙韵等茶叶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成为中国名牌茶叶,被誉为山里的“金叶子”。
胡夫华侨管理区党委宣传委员全共富说,由于茶叶质量好,制茶技术水平高,农场的茶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还没上市就被订光了。最贵的茶叶卖2000元每斤(人民币,下同)。
随着茶叶的热销,归侨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茅草屋、土坯房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楼房。
走进吴家峰的房子,120多平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当被问及以前的生活状况时,吴家峰说:“那时候我住的是平房,房子很小,但是密不透风。”如今,从低矮的平房里走出来,住进楼房的吴家凤很满足。
“我们可以住上大房子,还能从归侨安居工程中受益。”据悉,为了解决归侨、侨眷的住房问题,农场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对不同经济实力的家庭采取了三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即新造土地、集资建房和危房改造。
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归侨家庭,农场给他们土地自己建房;对于经济实力差的家庭,农场组织集资共同建房;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农场可以通过危房改造,让他们“居者有其屋”。
此外,农场进行了改制,实现了社会化、企业化经营,扩大了归侨创收的发展空间。全共富介绍,农场在为归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鼓励归侨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51岁的郑斯隆也是一名越南归侨。如今,他已经盖起了三层楼房,买了车。“我在农场承包了4亩茶叶,租了20亩地种橘子。收成好的时候,我每亩能挣一万块钱。”
“每天晚上,我都喜欢邀请几个朋友过来喝茶。我在喝自己的茶。”郑斯隆说。
记者在胡夫华侨农场看到,几十栋新建筑已经投入使用,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广西是中国华侨农林场面积最大的省份。上世纪五七十年代,先后建立了22个华侨农场,共有来自印尼、越南、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8万归侨。(周弋楠)
夏日的仙游县龙华镇,万亩茶园长势茂盛。在金溪、金剑等村的层层茶园里,茶农们忙着采茶,合作社(农场)的制茶机器声隆隆作响,…
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正善堂茶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1月11日上午,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正善堂茶业有限…
近年来,靖安县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农民特别是职业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加强培训指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