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692次
茶俗是我国的一种民俗。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人们心态的反映。它以茶活动为中心贯穿人们的生活,并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茶俗内容丰富,各具风格。它们跨越历史,代代相传。
茶和婚礼
茶和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把茶作为婚礼中礼仪的一部分。
什么时候开始的?自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并按自己民族的礼仪带茶,至今已有1300多年。
到了唐代,饮茶非常盛行,茶在社会上又很贵,所以茶就成了结婚不可或缺的礼物。
到了宋代,女子结婚的聘礼演变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嫁妆。在元明时期,“茶道”几乎是婚姻的代名词。女人被雇来喝茶,就叫“吃茶的”。
女孩接受茶礼是合乎道德的婚姻。
清朝仍然保留了茶道的概念。有句话叫“好女人不吃二两茶”。因为茶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花开的时候种子还在,这叫母子相会,表示忠诚。比如《红楼梦》这本书里,王熙凤给林黛玉沏茶之后,幽默地说:“你既然吃了我的茶,
为什么不做我的儿媳妇?现在中国很多农村仍然把订婚结婚称为“收茶”“吃茶”,把订婚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
在婚礼上用茶作为礼物的习俗在各民族中也很流行。蒙古人订婚要带茶,以示爱情珍贵。回族和满族哈萨克族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礼物都是茶叶。回族称订婚为“修茶”、“吃茶”,满族称之为“泡茶”。
至于婚礼或结婚典礼上所用的茶叶,作为礼物时,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递茶”、“合茶”仪式,或父母长辈的“谢茶”、“认茶”。
总之,从古至今,在我国很多地方,结婚的每一个过程中,茶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礼仪。
标题:茶俗——茶与婚礼-茶俗_茶俗文化_地方茶俗_民族茶俗
本文地址:音叉吧。com/chawenhua/chasu/1756。超文本标记语言
关于春节前后有趣的茶俗,你知道多少?下一篇:中国民间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