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06次
“只要有茶,村民就不用担心返贫。茶是我们瑶村的金叶。”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柳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朱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朱所在的山坪村,是一个地处山区的偏远瑶族村。当天,记者跟随以“迈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为主题的考察团,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该村。
图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柳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朱在接受记者采访。陈阳摄
山坪村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2015年被评为贫困村。为了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旧貌,朱把商机锁定在了名气越来越大的六堡茶上。“村里一直有种植六堡茶的传统,但以前比较分散,规模不大。”所以,
朱带领村民改造了300亩低产茶园,随后又扩建了300多亩。面对山坪村制茶方法不一、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朱还免费向群众传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六堡茶制作技术。
由于管理得当,山坪村的六堡茶凭借高海拔种植的优势,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为了打开市场,朱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村民“挂靠”种植加工茶叶,外地客商“拉”到家里收购。在她的驱使下,
六堡茶已成为山坪村瑶族同胞新的经济来源,帮助当地人民摆脱了贫困的帽子。
“目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以前的5000元提高到9000元。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现在大家都留在村里种庄稼,泡茶。因为茶叶质量好,卖起来也不用愁。每年在茶叶收获季节,
买家的车停在我家门前的院子和马路上。采访期间,朱还不时接到买家的订单,她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图为国家六堡茶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魏杰群(左)和女儿石在对新采摘的茶叶进行杀青。陈阳摄
现在走在山坪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村里。村里没有黄土泥屋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三层小洋楼。
“下一步,我们打算将六堡茶文化与瑶文化相结合,挖掘村里潜在的旅游资源,展示山坪村的新面貌和瑶寨的新形象。”朱对说:
山坪村只是柳堡镇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六堡镇镇长林柱雄介绍,六堡茶在山上种植已有1500年历史。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红、浓、陈、醇”和独特的槟榔风味入选中国24大名茶之一。
远销东南亚各国及粤港澳,是著名的“侨茶”。
图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柳堡镇山坪村。陈阳摄
目前,苍梧县六堡茶总种植面积近8万亩,其中苍松六堡茶园获得欧盟认证,从源头上保证了苍梧六堡茶的品质。2019年,全县茶叶产量约3000吨,直接产值约4.8亿元。
“每天喝几杯六堡茶,是六堡镇居民代代相传的习惯。茶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林柱雄说,当地至今仍有以六堡茶盐为嫁妆的习俗,寓意海誓山盟。
家住柳堡镇茶叶生产核心区唐平村的魏杰群也因茶与丈夫结缘。他们俩都是爱茶的人。2004年,他们在村里开办了茶厂,坚持用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制作六堡茶。制造出来的产品因为质量好,经常被抢购一空。
“泡茶最重要的是认真,用心。”炎炎夏日,62岁的魏杰群依然坚持守在锅炉旁,憋气发抖,动作由慢变快。重复几次后,他大汗淋漓。
图为六堡镇茶山陈阳照片。
泡茶,一个看似简单重复的过程,魏杰群从18岁就开始学习。她熟记了杀青、揉捻、沤制、发酵、烘焙、微凝、压榨、陈酿等每一个环节,还被评为国家级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考虑到现代制茶技术对传统制茶工艺的冲击,近年来爱茶的魏杰群一直以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制茶工艺为己任。2006年,在魏杰群的影响下,“80后”的小女儿石决定接过母亲的衣钵。
传承传统工艺六堡茶制作技艺,2014年获得“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作为所谓的“母女兵”,近年来,魏杰群和女儿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古茶培训班,把祖传的经验和改进的技术编成标准化的操作手册传递给学员,实施六堡农家茶标准化培训。
如今,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六堡茶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
“泡茶需要慢工出细活,女人的心思更细腻。所以,女性是柳堡镇制茶技艺的主要掌握者。”魏杰群告诉记者,现在我的小孙女在石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学习茶道,希望她以后也能爱上六堡茶。
把这位老祖宗的传统制茶手艺传承下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叶应该选哪种类型的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茶叶应该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观音茶叶怎么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铁观音茶叶怎么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龙井茶叶价格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龙井茶叶价格表的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炒铁观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正炒铁观音的解答,让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种类的茶明前上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什么种类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