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井 >

婺源茗眉茶叶历史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78次

婺源群山巍峨,山溪潺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寒温分明,土层深厚肥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温暖、防潮、多雾。早在唐朝以前,人们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发展茶叶生产。

婺源茗眉茶叶历史

婺源的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之中,受雾露滋润。发芽的叶子厚、嫩、软,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用它们制成的绿茶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优点。

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漳州(当时婺源属漳州)的茶叶“产于婺源谷”的记载。唐朝第十年,宫廷宴饮家华阳在《膳夫经手录》中写道:“婺源方茶制作精良,无杂叶,从梁、宋、严、边、

每个人都还在,”他说。南唐使臣刘瑾在《婺源诸县都不得置制新城记》年写道“婺源茶货甚多”。

到了宋代,婺源出产的茶叶更是出类拔萃。《宋史食货》年,记载茶慕毗陵,铸绍兴日,谢婺源,隆兴黄龙、双井,无一不绝世。明代,婺源茶受到朝廷赏识,被列为贡品。到青干龙,

婺源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原料之一,经过提炼出口,赢得了国际茶业界的赞誉。美国威廉尤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一书中,称赞婺源茶不仅是芦庄最好的绿茶,也是中国最好的绿茶。

其特点是叶片柔软细嫩光滑,水色清澈润泽。"

清代中期,婺源绿茶处于出口高峰期,茶叶产量较高。据《民国史记》记载:“在过去的茶叶繁荣时期,每年产茶约五万吨。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外国茶叶产量不断增加,中国茶叶无法直接运销,而是被外国商人收购,与外国茶叶混合,以假乱真。

使中国茶叶的声誉受到压抑,“婺源绿茶”的产量逐渐下降。

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茶叶年产量5万吨,进入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行列。1986年茶叶年产量8.7万吨,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

绿茶有哪些品种?绿茶的种类有哪些?绿茶有什么好处?绿茶有哪些品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