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西双版纳何炯如(西双版纳何汝桥)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17次

近日,中国茶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清源以视频的形式分享了“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主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

他表示,云南省是茶树原产地和多样性中心,是种质资源的宝库。也是迄今为止已知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保存古茶树数量最多、种质资源品种最丰富的地区。被誉为“古茶树王国”。

西双版纳何炯如(西双版纳何汝桥)

1、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丰富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其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资源。在世界茶族植物分类研究中,其种类和分布比例最大。最宽的区域。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茶树大部分分布在西双版纳。如此大量的茶树资源,为茶叶的科学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基础和利用空间。其中一些稀有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利用潜力,在茶树育种和品种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省栽培古茶树和野生古茶树分布于11个地、市、61个县,总面积33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栽培古茶树面积67.66万亩,共计2062.68万株;西双版纳总面积13万亩,共有树木960万余株。

全世界有茶树4系、31种、4变种。我国有4系、30种、4变种。云南除分布于越南的C.pubicosta和分布于香港的C.sinensisvar外。广东的waldensae、C.ptilophyla、湖南汝城的C.pubescens、重庆的2种和广西的3种,包括8种1变种,包括C.remotiserrata、C.kwangsiensis、C.grandibracteata、广南茶。广南茶、大厂茶C.tachangensis、粗轴茶C.粗柱茶、圆底茶C.圆叶茶、皱叶茶C.卷叶茶、老红茶C.atrothea、马关茶C.马库尼卡、五竹茶C.五柱茶、大理茶大连茶、德宏茶、德洪茶、土房茶、裸女茶、土里茶、中山茶、缙云山茶、景云山茶、假萼茶、小萼茶、榕江茶、永江茶、木立茶、紫花茶,C.阿萨米卡变种。多神经,C.sinensis,C.assamicavar。kucha、C.assamica、C.sinensisvar.分布有Pubilimba、C.multisepala、C.parvisepala等23种3变种,占世界的74.3%,全国的76.5%。

35种中,以云南茶树为模式标本命名的有16种和2个变种,占茶树品种的51.4%。此外,以模式标本命名的茶树有广西8株,重庆2株,贵州、广东、湖南、香港、越南各1株,早期命名茶树2株。

云南茶族大部分植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地理分布区域。沿山水呈条状分布的有老黑茶、大厂茶等;成片分布的有广南茶、后溪茶。马官茶、德宏茶等;分布较广的有白毛茶等;孤立分布的有大树茶、舒特茶等;部分或零星分布的有元吉茶、多脉普洱茶、大树茶等。苞茶、多萼茶、紫果茶、假萼茶、苦茶等。分布最广、与其他茶类交织的有普洱茶、普洱茶、大理茶等。

五房茶系列茶树品种多分布于哀牢山以东的滇东、东南高原;澜沧江、怒江流域和哀牢山以西的横断山脉中部,以五柱茶系列茶树品种为主。

云南茶族植物的分布主要在滇南和滇西茶区,少量分布在其他茶区。大多数茶树品种主要分布在本地,大理茶、普洱茶、普洱茶在全省广泛分布。

资源考察发现,云南茶树种垂直分布最低点在红河州,海拔100m,为榕江茶树种。最高点为保山市高黎贡山,海拔2900多米。是大理茶树种,两地海拔均超过2800米。1600-2200米是云南茶树的主要垂直分布带,呈连续状分布。茶树品种分布在该范围内的任意高度。云南茶群植物水平或垂直分布的连贯性超过了世界上任何茶产区。这是原产地物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2、西双版纳古茶树的重要价值

1、西双版纳古茶树是展示茶树起源的重要基地之一。

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对于展示茶树的起源和起源中心具有重要意义。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分布面积广,资源储量大,品种丰富,遗传多样性强。它被认为是茶树的起源和起源中心之一。

2、西双版纳古茶树是茶树品种创新的重要遗传资源

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长期生长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保持着动态的进化过程,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利用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中蕴含的丰富遗传资源,创制新育种材料、开发新茶产品,将成为国内外茶叶科技发展的新领域。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可以直接选育优良单株培育新品种,还可以为茶树杂交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是创造多元化茶产品的重要来源。云南省各茶叶科研机构对西双版纳考察采集保存的茶树资源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选育了37个茶树良种。

其中国家级茶树品种有云康10号、云康14号、勐海大叶茶、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5个;省级茶树品种有云康47号、云康47号、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等28个。康15号、运康12号、运康37号、运康27号、运康43号、运康48号、运康50号、紫娟、运康1号、运康9号、长野白毫、云茶红3号、云茶红2号、云茶红1号、佛香5号、佛香4号、佛香3号、佛香2号、佛香1号、云茶春浩、云茶红茶春云、76-38号、73-11号、73-8号、云梅、云贵、爱凤;市茶良种4个:73-6、雪芽100号、饺子白毫、中叶1号;紫鹃、云茶1号、云茶奇瑞、云茶银健、云茶香1号、云茶普瑞6个植物新品种获得保护权。

3、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蕴含民族茶文化的多样性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傣族、哈尼族、拉库族、布朗族、佤族等13个少数民族。他们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制茶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茶对各民族的影响已渗透到精神宗教领域。在各民族的重大节日和礼仪习俗中,如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活动中,常将茶作为必备的饮料、礼品和供品。

4、西双版纳古茶树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西双版纳古茶园在长期的人类管理下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具有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特定的茶园气候特征,可以恢复生态,保护环境;

研究表明,古茶园光照弱,白天平均气温低,夜间平均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湿度适中,适宜茶树生长,有利于茶树内物质的形成和积累。茶树,产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古茶园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品质的原因之一是古茶树的立地条件、种植方法和生理活动可以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基础。

5、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叶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蕴藏着深厚的艺术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古茶树独特的旅游资源极大地促进了云南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3、西双版纳古茶树保护利用措施

1、了解古茶树资源现状。确定古茶树濒危等级,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级别。

2.加强和完善保护区建设。根据古茶树资源类型和分布特点,建立多个适宜的保护地和保护区。

3.完善保护机构和保护条例。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和我国首部古茶树保护条例。

4、增强防护意识。广泛宣传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重要性和常识。

5、实现可持续利用。充分利用古茶树资源多样性特点,全面深入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6.加强古茶树资源鉴定评价。发现优良种质资源,筛选茶树良种,开展选育、推广和应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