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宁德:“三茶”统筹走好乡村振兴路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637次

一片神奇的树叶,铺就了乡村振兴之路。闽东是福建乃至全国的重点茶叶产区,茶叶是涉及千家万户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宁德现有茶园100多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212亿元。把一片树叶做成产值过百亿的大产业。

这是闽东茶产业发展的显著成就。

宁德:“三茶”统筹走好乡村振兴路

如何在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同时保护好绿水青山?一年多来,宁德市牢记嘱托,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把“茶文化、茶产业、茶技术”这篇大文章作为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方案,弘扬了茶文化。

壮大茶产业,提升茶科技,加快构建“三茶”整体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闽东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被赋予文化灵魂的茶游融入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闽东盛夏,万物郁郁葱葱,五彩缤纷。寿宁县朱官龙乡的万亩茶园迎来了旅游热潮。爬到山顶,茶香四溢,绿色从山脚向云端翻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在这里,除了生产茶叶,

还有一个功能属性,相当可观,可以旅游,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铸魂,跨界融合。近年来,宁德市大力推进茶文化深度开发和茶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卖茶”到“卖景”的转变。

以朱官龙乡为例,该乡以万亩茶园资源为基础,将茶文化、乡村旅游、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主题公园建设,探索出一条集生态观光、特色体验、宜居养生、健康运动、研学休闲于一体的山地乡村茶旅游一体化发展之路。

不仅仅是在竹管垅乡,现在闽东也有不少县市走以茶促旅、以游促茶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在福鼎丁头镇吉盛源生态茶叶观光园,游客可以在茶园的“知识树下”泡一杯白茶。

在鸟语花香、茶香中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在福安市甘棠北门的生态茶园,“茶园摄影基地”的模式让成群结队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寿宁县下党乡,“红色文化定制茶园”的旅游模式,

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大量游客.

截至目前,宁德市已初步建成2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档次和特色的茶场和茶旅游基地。这些茶场集生产、加工、收藏、文化传播、旅游、品牌营销、形象展示于一体。

凭借其新兴的观光体验游模式,迅速聚集人气。据统计,仅福鼎市天湖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庄园一年就能接待游客5.8万人次,接待考察团137批。

整合不仅促进了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村民增收,取得了“112”效应。

依托茶游,朱官龙乡的村民在家门口卖起了自家种的红薯和土豆。“以前村里游客不多。现在通过改造计划,游客多了。来这里玩的人一般都会买一些农副产品。我自己种的红薯土豆现在都‘热’了。

”村民叶启顺兴致勃勃地说道。

产业赋能集群效应显示活力。

去年7月,福鼎市在店头镇梅村、官洋村建立了3000亩高标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通过茶业联合体的模式采购质优价廉的生态茶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确保了茶园全覆盖,不使用化学农药。

坚持生态种植,推进茶园高标准建设,是宁德市加快“三茶”整体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

如今走在闽东的茶山,你会惊喜地发现,很多茶园都充满了茶园的生态元素。数据显示,目前,宁德市已建立相对集中连片面积300亩以上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140个,建成核心示范区6万亩。

带动宁德市茶园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推广茶园施用有机肥12万亩,宁德市生态茶园覆盖率达到77%,高标准茶园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茶叶初加工清洁化、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从一片小小的树叶,到繁荣农村富民的大产业,闽东的茶产业不止这些。

宁德市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企业化、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用地、用电、税收优惠的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对重点茶企进行“一对一帮扶”。

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小企业做大做强。如今,已培育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232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11家。

要做大做强茶产业,需要品牌来支撑。闽东茶叶种植和生产历史悠久。在好山好水的孕育下,闽东茶以其清爽醇香的独特品质享誉海内外,令八方宾客连连赞叹。

近年来,宁德市充分利用闽东特色茶叶品种和茶文化,着力提升闽东茶叶影响力,推动产业品牌集群崛起。目前,宁德市拥有中国茶叶驰名商标9个,居福建省首位;省著名商标56件,市著名商标95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4件;“谭洋工夫”、“福鼎白茶”、“寿宁高山茶”入选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宁德市“福鼎白茶”以52.15亿元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榜第五位,茶产业经济效益逐步凸显。

科技赋能,促进闽东茶香

基料的选择,组合搭配,风味的确定.近日,在福建鲜阳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D中心,R&D人员正在用不同的茶浓缩液配制新产品。

为了满足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福建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创新发展。2021年,它开发了多种产品,用于健康、餐饮和水产养殖等多个行业。

目前,公司拥有膜分离与膜浓缩技术提取鲜茶浓缩液、低咖啡因速溶茶粉工业化生产技术、白茶浓缩液生产技术等15项科技成果,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之路,为宁德市茶产业增添了新动力。茶业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助推茶叶提质增效,让闽东茶香飘万里。

在福安市谭洋村的3800亩茶场上,通过福建联通和福建农垦集团共建的首个5G农业智慧茶园,再也不用人工在茶园里给茶苗浇水施肥,根据茶山环境,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灌溉和远程控制。

实现节水节肥、省工省时、减少病害、控湿调温、水肥平衡、增产增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目标,让茶园焕发新的生机。

“通过5G网络,专家可以在远处通过电脑或手机诊断病虫害,更准确地指导生产,保持茶叶产量稳定,提高茶叶产量质量。”茶园的经理说,“原来需要工作人员在山上待上好几天的问题,现在不到半天就能解决。

高效准确。"

据了解,宁德市建设了福鼎白茶大数据追溯平台系统,全面了解茶园情况;周宁县在全县重点产茶镇开展茶产业物联网智慧茶园建设。

基本实现了两个重点龙头加工厂、3000多亩茶园的可视化、智能化生产管理;刘淼白茶股份有限公司首建数字化白茶智慧茶窖,实现智能化、专业化的生态仓储管理.

科技的助力不仅提高了茶园管理水平,还提高了茶叶品质,让茶农不再担心病虫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面向未来,宁德市将进一步按照“种好茶、做好茶、卖好茶”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吴亦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