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传说故事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387次

自明末清初被发现并收藏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久负盛名,传说颇多。第一,据说古代有个秀才去北京赶考,途经武夷山时病倒了。下山的永乐寺老方丈后,叫了两个小和尚把他背到寺里。

方丈见他面色苍白,瘦弱臃肿,便泡了一壶好茶,帮他喝下。学者们看到绿茶田的红边,泡出来的茶黄中带红,亮如琥珀。喝了几口,他们突然觉得满嘴都是口水,香味四溢,肚子咕咕直叫。连续喝了几次,腹胀都消退了。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传说故事

像往常一样健康。谢过老方丈后,去北京参加考试,得了第一名。不忘保命,状元郎回到武夷山,在老方丈的带领下,游览了半山腰的神奇茶树。有一天,他正跪在山脚下焚香虔诚地祈祷,忽然一阵风吹来,将朱红色的书生袍卷在空中。

不偏不倚恰好遮住了‘茶王’的枝头,就像一片红云。“大红袍”因此得名。另一个故事是,一个皇帝喝了这种茶,消化不良痊愈了,就把一件红袍挂在树上表示感谢。

从此,这种茶树就被命名为‘大红袍’。大红袍的母树生长在武夷山九嶷山的悬崖上,两侧岩壁耸立,日照短,温度适宜。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涓涓的泉水滋养茶树,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质肥沃了土地,为茶树补充了养分。

它使大红袍才华非凡,品质独特而优越。古代采摘大红袍,要烧香祭拜,要设坛念经,要用专门的器具,都是名茶师制作的。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集和制作过程中都有驻军把守,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称重,签字。

最后盖章后由专人提交给当地市人民政府。目前,大红袍母树的管理和采集已由市政府指定由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管理和生产。

据导游介绍,大红袍母树仅剩三棵,年产量极低。最多一年822,最少一年不到222。可以是稀世珍宝。1998年9月18日,在第五届武夷岩茶节的拍卖会上,母树大红袍拍出了天价。

净含量20克的大红袍茶叶拍卖价为15.68万元,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奇迹。

大红袍以前是皇室的贡品,现在也是中南海的贡品。不要说茶,就算是福建巡抚,估计也很难喝到。好在武夷山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无性繁殖成功第二代大红袍:小红袍,

1989年(?)并成功无性繁殖出第三代大红袍:大红袍,因其外形和茶色色斑与母树大红袍极为相似,故命名为‘大红袍’,但其香味远不及母树。

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知识茶道文化茶文化及茶保健茶的功效与作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