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品类 >

中国茶叶机械化,到底差在哪里?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372次

在茶机械和茶产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茶机械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国家和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和茶叶生产需求相比,仍有差距,需要赶超和提高。(茶讯)

纵观茶叶机械行业,主要问题如下:

中国茶叶机械化,到底差在哪里?

1.茶叶机械生产企业规模小。中国大约有300家茶叶机械生产企业。除少数大型企业外,70%以上的生产企业都是100人以下的小企业,注册资本大多在500万元以下。茶园作业机械企业没有统计。

就茶叶加工机械厂商而言,销售额接近1亿元的厂商只有3-5家,70%以上的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R&D实力较弱。

2.装备制造水平低。中国茶园的栽培机械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产品还在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采茶机和茶叶修剪机国产化速度不快,国产机型主要被日系机械垄断。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中使用的很多单机还是老机型,

加工水平低、科技含量低、能耗高、安全防护不全等标志。目前已经推广使用的连续生产线智能化水平不高,设备厂家宣传往往过度,导致一些生产线安装后在生产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甚至闲置。

3.茶园作业机械,尤其是机械化采茶的普及还比较缓慢。由于业界对当前茶产业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还不够,对茶叶生产和就业的严肃性还不够,很多茶叶生产企业还在追求生产高档名优茶。

没有深刻认识到市场消费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大众消费的中档名茶产品上,过分强调采茶工在采摘高档名茶细嫩鲜叶上的应用,客观上阻碍了采茶机械化的普及。与此同时,关于茶园作业机械化的讨论也很多,尤其是茶叶采摘机械化的发展。

缺乏实际工作,对机械化开采技术推广所需的茶园基础改造存在严重畏难情绪,茶园作业机械研发严重落后,制造企业缺乏,造成茶园机械化尤其是茶叶采摘机械化普及发展缓慢。

面对我国茶叶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国茶叶机械的发展将面临以下趋势:

1.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大企业进入茶机行业。随着茶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很多资金开始向茶机行业转移,如浙江红五环茶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翔凤茶机股份有限公司等,近年来实力较强。

他们都是从采矿、建筑等行业从事茶叶机械生产的。这些大企业的进入,将大大增强茶机行业的活力。预计这一趋势还将持续,更多有实力的行业和资金将投入到茶园运营和茶叶加工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中。

推动茶机行业做大做强。

2.新独立发展的茶叶加工将更加注重提高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新常态下,大众消费的中档名茶加工能力会增加。单台茶叶加工机械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高产、低能耗和连续性。茶叶机械的发展,

更加重视冷冻、膨化、热管、微波、远红外、生物颗粒燃料、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在茶机领域的应用,加强制茶新原理研究,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方便茶农使用,节约劳动力,推进“机器换人”。

为连续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3.发展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仍是当前茶叶加工机械研发的重点,规模化加工是近期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将加快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进程。重点会放在更加关注和追求茶叶品质上。

提高机械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智能化水平,降低成本,在不断提高各种茶叶产品标准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种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定型和系列化,推进茶叶机械产品和生产线的标准化制造,更好地满足茶产业的发展需求。

4.茶叶采摘机械化将成为茶叶机械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中国城市人口现已超过农村人口。2012年内地15-59岁劳动人口比上年减少350万。2013年,60岁人口增加了850多万。

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5%,超过2亿。劳动力短缺,成本高,茶树鲜叶一直在树上,一直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前所述,近期很难实现选择性采茶工在生产中的应用,所以目前只有在推广切割原理采茶工的基础上,

实现机械化采茶,今后重点采摘中低档大众消费名优茶鲜叶。人工采茶劳动力的日益严重短缺,将使政府、茶行业、茶机行业高度重视茶园运营,尤其是发展采茶机械化,共同努力。

支持和加强国产机型的研发和推广,加快采摘基础条件和树冠培育的改造,可以预见,在机械、农艺和茶叶加工技术不断融合的条件下,茶叶采摘机械化的步伐将会加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