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品类 >

我国2021年度春茶开采 品质和产量普遍提高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17次

“一口春茶甘甜爽口,不负人间三月天。”一口春茶,是很多人对春天不可或缺的期待。目前,全国各地的春茶采集加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御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以及茶业抗疫复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有效运用,中国2021年春茶生产开局顺利,消费市场需求较以往更加旺盛。

我国2021年度春茶开采 品质和产量普遍提高

春茶产销实现“开门红”。

春茶开采整体提前

3月下旬以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80多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勐混镇腊八亭老村也是春茶采摘一片繁忙景象。拉祜族人守着这片茶园,靠这片绿叶脱贫。现在,

这片叶子也寄托着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今年春茶采摘上市时间提前了。”梅御介绍,1月上旬,海南、贵州极个别茶区进行了第一年的第一次收割。立春2月3日,广西三江正式启动2021年早春采茶,这标志着大规模春茶采摘正式开始。

随后,四川、浙江等地纷纷开发早春茶叶。春节过后,茶叶生产继续在全国各地蔓延。

为什么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提前了?专家表示,一方面,今年2月气温高于往年,导致茶树提前发芽。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早春茶品种被引进,如乌牛早、龙43、红旗1号、舒茶早等,这些品种发芽早,生长快。另外,

现代大规模种植茶园的管理养护模式也促进了茶树的早期发芽。

"今年春茶的质量和产量普遍提高了."梅御介绍,得益于适宜的天气,2021年的早春茶叶品质明显好于去年,色、香、味都很理想。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

2021年早春茶全面收获,贵州、四川等省新开采茶园面积大幅增加。今年春茶整体首收比往年增加10%至20%。

随着春茶的开采,各地春茶交易市场陆续开放,浙南茶叶市场、四川雅安世界茶都等各种区域性大型茶叶交易市场相继开业。全国各地的茶叶采购商络绎不绝,早春茶叶交易火爆。

做好茶叶科技文章

2018年,武夷山市星村镇星村村民杨与“科特”成为好伙伴。

什么是“Cote”?“Kete”是科技专员的简称。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宏作为南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小组组长,带队来到武夷山,成为这里的“特派员”。

廖宏提出了茶/大豆、油菜间作的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具体为夏季茶树间间作大豆,同时接种高效根瘤菌剂,利用大豆生物固氮为茶树提供氮素;冬季套种油菜,开花后压青作为“绿肥”。“初步估计,

这样的生态茶园,每亩可以减少近30%的碳排放,提高茶叶的优质率20%左右,把茶产业变成低碳生活的真正产业。"

一年后,杨尝到了甜头:“我们茶园采用这项技术后,茶叶质量明显提高,环境也得到保护。我原本以为我种油菜是为了好看的乡亲们。听说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就赶过来参观了。”

在廖宏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茶农从怀疑到观望,从观望到尝试。武夷山生态茶园的面积也由零星变为错落有致。廖宏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希望通过科技赋能,让更多的茶园走向低碳生活。

为茶产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福建省南平市茶叶学会秘书长叶告诉记者,目前福建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创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有一万多人。

“随着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对茶产业的日益重视和茶叶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优质良种和智慧茶场数量大幅增加。”梅御认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落地不是问题,但会受到地域限制。

特别是在一些科研院所技术力量覆盖不到的地区,提高茶产业的科技含量还有一定的难度。

茶叶技术还是大有可为的。梅御说,茶叶技术涉及整个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包括粗、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比如茶叶中很多营养成分的提取和应用,国外都有研究和应用。

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提高我国茶叶科技水平,需要有一个总体思路,统筹安排,逐项突破。

打造名茶品牌

“有了生态茶园这块金字招牌,下一步公司品牌如何发展?”

听到这个问题,杨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品牌,是用了十几年的商标。我们会在哪里做品牌?”

品牌问题是中国茶产业的痛点。虽然行业繁荣,但是知名的茶叶品牌却少之又少。叶认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牌建设中公共品牌使用率低,茶企积极性不高,品牌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等。

如何在品牌建设上有所突破,做好中国茶的品牌,讲好中国茶的故事?

“品牌是企业发展之道,质量是企业之本,文化是企业发展之翼。”信阳市文新茶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文新告诉记者,文新茶业自1995年以自己的名字注册公司后,牢牢地成为了著名的茶叶复兴和茶文化领袖。

通过做精品,做大龙头,做强品牌,以质量和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把“小毛尖”打造成为大产业,以品牌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品牌的背后是品质。文新公司严把质量关,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现代化、标准化、洁净的生产车间,确保茶批必检,上架产品100%合格。目前,

文新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叶基地、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经营、茶叶科研、茶产业、茶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走上了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梅御认为,品牌企业要抓住茶文化——“诚信与尊重”的核心,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文化,帮助地方政府做好区域品牌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茶叶品牌之路任重道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叶表示,武夷山深入实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按照“控面积、提品质、强品牌、延产业链、深耕茶旅、增附加值”的发展思路。

继续开展引领培育、质量提升、标准管控、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融合发展“六大专项行动”。

“推动茶产业的品牌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动员。”梅御说,“十五”期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计划组织实施“中国茶叶品牌计划”,帮助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升级。

目标是推动品牌经济占茶产业经济总量的比重比“十三五”时期提高30%以上。同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拥有更多品牌质量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将“民族茶品牌”推向世界。(刘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