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20次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评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南有6个与茶文化相关的代表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云南是中国大叶种茶的主要产地。茶产业一直是该省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该省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茶园种植面积高达740万亩,茶叶产量49万吨。
茶农450多万,涉茶人口近千万。在这片小小的叶子上,有着当地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新技术提高了工业的质量和数量。
冬雨均匀地落在茶叶上,古树茶正处于一年一度的修剪季节。在云南普洱市镇远县董哲镇马登村尚品茶园,负责人刘清修剪着古茶树上多余的枝条,对记者说:“修剪多余的枝条,实行有机生态管理。
这些都是提高古树茶品质的关键。有了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茶叶的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2008年,在附近几个城市工作多年的刘清,为了攒更多的钱,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由于缺乏茶叶种植技术,一年半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刘清不得不再次外出打工。
近年来,镇远县播下本土人才的“金种子”,带领他们“破茧成长”。得知这个消息后,刘清回到了一年前的家乡,准备开始他的第二次尝试。与之前不同的是,他这次得到的是茶树相关的系统管理培训。
“刚开始学习古茶树管理技术的时候,老师让我修剪古茶树多余的枝条。”学会新技术后,刘清想回来把它教给附近的村民,这样大家就可以一起赚钱了。但村民普遍对新生事物产生质疑,拒绝对古茶树进行修剪。为了说服所有人,
刘清从修剪家里的古茶树开始,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村民的看法。
从无到有,从无到优,刘清承包的500多亩茶园逐渐形成了茶园建设、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链,带动了附近120多户村民致富,去年毛收入近200万元。
位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关芬青组茶园山基地,海拔约1600米,拥有近700亩有机茶园。近年来,宁洱大部分茶园都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通过种植遮荫树进行科学修剪、除草、施肥。
中低产茶园改造,引导企业申报有机认证,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茶商和茶农均受益。
据磨黑镇关粉青组茶农张介绍,通过规范化管理,茶树出的芽更壮,效益更好,产量更高。他说:“时代在不断进步,普通人也要不断学习科学理念,掌握科学技术。”
技能培训输送现代茶农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可以运用到以后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忙肺茶,同时带动更多的茶农增产增收。”临沧永德县聚龙轩茶叶有限公司员工付桂平,
“拿到技能培训的毕业证后,我的职业生涯将不仅仅是茶农,还将是茶叶加工技术技术员。”
据了解,永德县以现代农民培训工程行动为突破口,抓好以茶叶加工、茶艺师、茶评家、农产品直播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民培训,全面提升茶农生产技能和职业素质。
今年,忙隆村茶农“白天干生产,晚上学技术”,实现产学兼得。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学生工学矛盾。培训内容涵盖茶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从茶园管理和保护、茶叶采摘到茶叶加工技术。
然后上茶评,最后通过直播卖茶。
据培训导师介绍,通过“一个平台,三个结合”的直播培训方式,让学员有新的感悟,掌握新的技能,增强茶农电商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茶叶加工人才脱颖而出。
为茶业输送现代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我是在了解了农产品直播后开始用茶生活的,效果很理想。销售额达到数万元,有效帮助拓展了忙肺茶的销售渠道。”永德县春园茶庄的销售人员高说:“我没想到茶产业会把我们从农民变成土特产销售人员。
现在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网上商品推销员。"
近年来,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乡创业。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求新的市场方向,利用互联网平台向更多受众推广自己的普洱茶产品。从扶贫开始,政府也对创业青年进行无息贷款支持。“这些年来,
我注册了商标,建了工厂,慢慢的从茶农变成了制茶人和茶商。在此期间,政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无息贷款支持,还为线上线下的销售培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返乡创业青年刘颖说。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升级迭代”
对于茶区政府来说,建设茶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也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息息相关。云南临沧凤庆县地方产业办主任杨在采访中多次表示,“培养茶产业高技能人才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凤庆滇红”是凤庆县大力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2014年,黑茶制作技艺(云南黑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8年,
凤庆小罐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仁获得国家级“红茶制作技艺(云南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称号。此外,凤庆县还有数十名云南红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目前,凤庆县以凤庆云南红茶产业联盟成立的“云南红茶制作大师团队”为依托,形成了“金字塔形”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县计划每年从基层行业选拔300至500名技术工人。
把他们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于营销的“高素质农民”和“乡村工匠”,继续跟着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学习,最终成为茶产业高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茶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仍面临人才和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茶叶养活凤庆县人民,其发展走向关系到全县民生大局。目前,
凤庆县51.59万亩茶园养活了75441名农民和33.45万名从业人员。杨告诉记者,“现在,凤庆县特别缺茶产业的人才。茶产业不是强势产业,经济效益低。加上年轻劳动力的外流,
整个茶叶产业链的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凤庆县青年劳动力外流,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植茶部门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努力。“培养的茶师越多,‘凤庆滇红’品牌越有名,产业越发达,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杨对说道:
当地正在筹划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广泛传承凤庆老茶人的好手艺,留住更多年轻人,培养更多行业骨干。(黄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叶应该选哪种类型的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茶叶应该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观音茶叶怎么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铁观音茶叶怎么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龙井茶叶价格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龙井茶叶价格表的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种类的茶明前上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什么种类的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马茶叶铁观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八马茶叶铁观音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