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品类 >

中药茅草根的功效与作用(藕节和茅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43次

中药白茅(Imperata cogongrass root)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中医认为白茅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那么什么是茅草根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茅草根

中药茅草根的功效与作用(藕节和茅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由干燥的茅草根除去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掸去灰尘而制成。主治烦渴、吐血、鼻衄、肺热喘急、胃热、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等热病。茅台根性寒,还具有消炎作用。

基本简介

【名称】白茅根(《江苏植药志》)、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毛根、兰根、吕根(《本经》)、迪苏加纳、地金、建都(《别录》)、白草根(《日华子本草》)、地界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 、硬草根、甜草根(《河北药材》)、丝草根(《中药志》)、寒草根(《闽东本草》)、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化学成分】含大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含淀粉21%。

也有报道从该产品中分离出白头翁。根茎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仁、苦苋菜素、茚那等天然生长的白茅根【炮制】干白茅根: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阳光照射,并清除杂物。毛根炭:取毛根段,放入锅中用大火炒至黑色,喷水,取出晒干。

植物形态

白茅(《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茅(陶弘景)、丝草(《纲目》)、万根草(《铁岭县志》)、茅草。多年生草本。

茅草有密集鳞片的根茎。茎浓密,直立,高30-90厘米,有2-3个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子簇生在基部;叶鞘无毛,或叶鞘上部、边缘、口部有纤毛,老时基部可折断,呈纤维状。叶舌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子是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叶长,几乎与植株等长,茎叶较短。圆锥花序呈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而密。

小穗呈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1015毫米的丝状柔毛,小穗梗长短不一;两球果等长或第一小球稍短,除背面下部稍草质外,其余为膜质,边缘有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片较窄,有34条脉,第二颖片较宽,有46条脉;第一颖片较宽,有46脉;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无外稃;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顶端尖,侧面微锯齿。外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顶端截形,有锐、钝的划痕,齿形各异。雄蕊2枚,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个,深紫色。颖果。花期为夏季和秋季。

功用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主治烦渴、吐血、鼻衄、肺热喘急、胃热、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等热病。 《本经》:主要用于疲劳所致的疲劳,益气,祛瘀,祛瘀,散寒,利小便。

《别录》:下五通,用于清肠胃热、止渴、强筋、妇女惊风。

《日华子本草》:家庭主妇月经不调,血管流口水。

《滇南本草》:止血、鼻衄、血淋、利小便,对妇女崩漏、止血。

《纲目》:能止吐、鼻衄血、伤寒、肺热气喘、水肿、黄疸,解酒精中毒。

《本经逢原》:治疗胃肠反流,带下痛热,疮疮干燥,呈紫红色。

《动植物民间药》:治疗香港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