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井 >

同心勐海田:有茶有历史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645次

同心梦海天是一个有茶有历史的地方。但蒙海田茶和蒙海田的历史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只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勐海田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勐海田的“汤芳”因清代普洱府在此驻军而得名。据光绪二十三年(1897)卷《普洱府志》重建十二年:勐海唐恬【旧录】府城南二十五里,今有兵四员。

同心勐海田:有茶有历史

防洪塘制度是清朝改地为流后实行的带有军营性质的驻军制度。在云南省,汛期、池塘、海关、哨位、险要山区设卡招兵守卫。孟海田建塘,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书籍史料的记载,证明孟海田是有历史的,是有故事的。

关于孟海田,早前流传过一首民谣:“嫁了就别嫁孟海田,背上没疙瘩就别挖旱田。”改革开放后,80年代歌谣改成了“嫁给孟海田,擦鞋看电影”。上世纪90年代,他演唱了《嫁给孟海田,

获得道路和金钱”;21世纪初我唱的是“嫁给孟海天,开车去茶园”,现在唱的是“嫁给孟海天,坐在门前看风景”。随着莫四公路的建成,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收入的增加,民歌也随之演变,可见孟海天的发展变化之快!

梦海天茶其实是从小到大最挥之不去的甜蜜回忆。那时候因为家乡没有茶,我想喝茶的时候就会说:“去阿姨家弄点茶吃。”好像娘家的茶就是娘家的茶。

好像娘家的茶才是最好的茶!不过孟海天娘家的茶确实好喝,娘家卖茶赚钱供孩子读书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去孟海田的次数少了,忘了孟海田的茶。直到最近有人邀请我去参观一个适合观光和体验泡茶的生态茶园,我才又想起了孟海天,又去了一次孟海天。

四月春暖,该采茶了。我们做了一个茶叶之旅,感觉孟海田的茶叶还挺多的,房前屋后,田里都种了。房子和寨子都被茶包围了,也是“家在茶园”的地方!

梦海天茶,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大娘家在面团墩上。生产定下来后,分给各家各户,大娘家也得一小块。我姑姑说是生产队1964年种的,到现在已经54年了。我看了1993年3月版的普洱县志,

报纸上有记载:“从1963年开始,组织发动茶叶生产。1964年,茶叶生产首次被列入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展普洱经济的农业发展规划。“人的话和记录互相证明。蒙海田茶至少种了半个世纪。

勐海天团墩(苗方山)茶种了很久,已经是平台上的老树茶了。但是因为茶叶价格低,我表哥家一直没有采摘出售,其他家也没有。没有茶就有茶,结果就是任其生长,“放养”成一棵大树茶。在庙方山茶园,从老茶树上采摘茶叶,

又难过又开心。我还在一棵矮茶树上发现了一窝画眉卵。茶场老板说:“我的茶叶不管理不打农药,生态环境好,鸟儿就会来茶树上筑巢产卵。我听后很感慨,后来写了一首诗《勐海田茶园》纪念它:采茶惊鸟,

蓓蕾现在在窝里是温暖的。母巢里的蛋依然美丽。

同心梦海天,有茶有史;同心梦海天,茶与故事!

作者:周绍仁

中国茶文化茶文化和茶的知识健康茶茶的分类茶文化茶的起源茶的历史让我们喝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