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井 >

2020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70次

2020年对中国茶业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的肆虐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茶产业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实力和韧性,

内销、内销、出口量、出口均价持续上升,创历史新高;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帮助国家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

2020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以电商为首的渠道端和以新茶为首的消费端亮点频出;多家茶企提交登陆主板申请;众多资本再次关注茶行业;中欧地理标志协议为中国茶叶进入高端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但也要看到,行业的供需是不平衡的。

企业经营压力大,行业创新亮点不多,文化、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仍需尽快解决。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为帮助中国茶产业发展在未来五年开好头,现将2020年中国茶叶产销情况介绍如下:

种植生产

数据指标

1.茶园面积增速放缓。据统计,2020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同比增加149.82万亩,增速为3.26%。其中,采摘面积4152.18万亩,

增加461.41万亩,增速12.50%。

2.茶叶产量的增长保持不变。2020年,全国干茶产量298.6万吨,比上年增加19.26万吨,增长6.9%。

3.农业产值继续增长。2020年,全国干茶总产值2626.58亿元,增长230.58亿元,增长9.62%。

4.茶叶结构有所调整。2020年,六大茶类中,绿茶和乌龙茶产量将继续稳步增长,但占总产量的比重将继续微调;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占总产量比重上升;红茶产量略有下降,占总产量的比重下降。

具体来看,绿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量的61.70%,同比增加6.99万吨,增长3.94%;红茶产量40.43万吨,占比13.54%,同比增加9.71万吨,增长31.59%。红茶产量为37.33万吨,

占比12.50%,减少0.48万吨,下降1.28%;乌龙茶产量27.78万吨,占比9.30%,同比增加2000吨,增长0.73%。白茶产量7.35万吨,占比2.46%,同比增加2.39万吨。

增长48.05%;黄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49%,增加0.48万吨,增长48.78%。

资料

(二)运行情况

1.气象年偏差与频繁的局部灾害。2月中旬全国范围的寒潮对特早茶品种造成了极大的危害。3月下旬,中东部地区一次大范围的大风、降水和降温天气过程,导致江北当地茶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云南春夏干旱,

在很多领域影响春茶的产量和品质;从6月到8月,全国许多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洪水,安徽、湖北、广东和四川省的茶园和工厂受到影响。

2.抗疫工作恢复,行动符合预期。整体来看,虽然疫情与春茶季节基本重合,但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统筹规划和组织下,2020年春茶生产仍将有序启动。疫情真正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销售环节。

各个茶区每年春天举办的主题节庆和展览都受到了影响,纷纷搬到了线上。虽然采用了直播等各种形式,但不足以弥补线下的不足。下半年,疫情逐渐缓解,茶叶生产告一段落。当然,

内需市场的回暖,对茶叶市场的流通无疑是重大利好。

3.行业持续发展,各项指标稳步提升。2020年疫情下,我国茶叶产量大幅超预期增长,成本上升使得农业产值持续增加。茶叶产量方面,红茶、白茶、黄茶激增,占总产量比重上升;红茶产量略有下降,

占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了;红茶已经取代红茶成为中国第二大批量生产的茶叶。在抗疫工作恢复、生产有序恢复的同时,全国茶园结构继续优化,无性系改良茶园面积比例继续提高,绿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增多。

区域公共品牌、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整体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茶叶绿色安全稳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4.行业依旧病入膏肓,改革任重道远。综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反馈信息,当前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茶叶产能持续增加,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日益突出。二是发展方式粗放,

产业原有的低成本和再扩张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迅速弱化。三是区域品牌、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整体建设水平与日益增长的优质品牌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四是技术改造效率低。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茶产业需求,标准更新效率不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标准有待提高。五是业态融合发展形式单一,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第六,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将持续到第十个五年计划初期。在警告完全解除之前,

生产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第七,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国内市场

(1)国产茶叶

1.成交量增加,国内均价持续下降。据统计,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量将达到220.16万吨,同比增长17.61万吨,增长8.69%。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均价为131.21元/公斤。

比下降4.03元/公斤,降幅为2.98%。2020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额2888.84亿元,同比增加149.34亿元,增长5.45%。

2.茶的格局调整了。2020年,中国绿茶销量为127.91万吨,占总销量的58.1%;红茶31.48万吨,占14.3%;红茶31.38万吨,占14.2%;21.92万吨乌龙茶,

占10.0%;白茶6.25万吨,占2.8%;黄茶1.23万吨,占比0.6%。

各类茶叶中,绿茶均价132.85元/斤,红茶159.09元/斤,乌龙茶128.06元/斤,红茶96.11元/斤,白茶143.35元/斤,黄茶138.06元/斤。

以此计算,中国绿茶国内销售额为1699.2亿元,占国内总销售额的58.8%;红茶500.85亿元,占比17.4%;红茶301.57亿元,占比10.4%;乌龙茶280.72亿元,

占9.7%;白茶89.53亿元,占比3.1%;黄茶16.96亿元,占比0.6%。

(2)进口茶叶

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茶叶进口将减少。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我国进口茶叶4.33万吨,同比下降0.17%;金额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3.85%;平均价格是每公斤4.2美元,

同比减少3.69%。

1.看茶。

进口量:2020年进口红茶3.54万吨,下降2.71%,占总量的81.74%;绿茶0.43万吨,增长5.14%,占比9.84%;乌龙茶2900吨,增长9.24%。

占6.66%;花茶0.600万吨,增长142.51%,占比1.43%;普洱茶0.01万吨,增长215.14%,占比0.33%。

资料

进口额方面:2020年,红茶进口1.29亿美元,增长2.38%,占总额的71.70%;绿茶0.18亿美元,增长3.63%,占比10.15%;乌龙茶为2800万美元,下降25.96%。

占15.95%;花茶为0.03亿美元,下降14.98%,占比1.64%;普洱茶为0.1亿美元,下降21.45%,占比0.54%。

数据

进口均价方面:2020年,红茶均价3.6美元/公斤,比增5.23%;绿茶均价4.3美元/公斤,比减1.43%;乌龙茶均价10.0美元/公斤,比减32.22%;花茶均价4.8美元/公斤,

比减64.94%;普洱茶均价6.8美元/公斤,比减75.08%。

(三)运行情况

1.内销市场依然是拉动中国茶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源。2020年,中国传统茶类销售格局基本稳定。名优茶仍是创造茶产业价值的主力军,内销额贡献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从销售通路看,受疫情影响,

连锁门店、批发市场、商超卖场、传统茶馆,甚至新中式茶饮都出现了发展停滞的现象,而天猫、京东等平台电商的销售量额大增,销售份额持续扩大。从消费市场发展看,由于疫情使人们更注重健康,

因此饮茶人口数量与消费需求量持续增多,而且在可预期的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2.在内销市场中,新式茶饮近年来热度较高。从行业角度看,新式茶饮是产品与业态的融合体;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则是服务与产品的统一。在城市分布方面,2020年新式茶饮门店在一、二线城市的增速放缓,

呈现向三、四线市场下沉的趋势。在消费选择方面,“品质安全”超越“口感口味”成为首要考量因素。新茶饮业的发展变化对未来中国茶叶产销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销市场

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盘整态势,出口量明显减少,均价大涨,出口额微增,价额继续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0年1-12月,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4.88万吨,

比2019年减少1.77万吨,比减4.84%;出口总额20.38亿美元,比2019年增加0.18亿美元,同比微增0.91%;出口均价为5.84美元/千克,同比上涨0.33美元/千克,涨幅6.04%。

(一)分茶类看

1.中国茶叶出口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除普洱茶外,其余茶类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绿茶出口量为29.34万吨,占总出口量的84.1%,减少1054吨,降幅3.5%;红茶出口量为2.88万吨,

占总出口量的8.3%,减少6392吨,降幅18.2%;乌龙茶出口量为1.69万吨,占总出口量的4.9%,减少1200吨,降幅6.6%;花茶出口量为6130吨,占总出口量的1.8%,减少359吨,

降幅5.5%;普洱茶出口量为3545吨,占总出口量的1.0%,增加759吨,增幅27.2%。

数据

2.出口额继续保持2013年的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量额呈正相关。绿茶出口额13.05亿美元,同比减少0.96%,占总额的64.0%;红茶3.44亿美元,同比比减1.40%,

占总额的16.9%;乌龙茶2.16亿美元,比减8.55%,占总额的10.6%;花茶0.61亿美元,比减6.01%,占总额3.0%;普洱茶1.12亿美元,比增116.25%,占总额的5.5%。

数据

3.出口均价继续2013年以来的升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23%。绿茶出口均价4.4美元/公斤,同比上涨2.60%;红茶均价12.0美元/公斤,同比上涨20.48%;乌龙茶均价12.7美元/公斤,

比减2.07%;花茶均价9.9美元/公斤,比减0.50%;普洱茶均价31.5美元/公斤,同比大增69.96%。

(二)分省区看

1.出口量:传统省份优势显现。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量突破万吨的省份共有6个,依次是:浙江,14.62万吨,同比减少7.94%,占总量的41.92%;安徽,6.64万吨,同比增长10.65%,

占总量的19.04%;湖南,3.55万吨,同比减少9.06%,占总量的10.18%;福建,2.20万吨,同比减少8.29%,占总量的6.31%;湖北,1.84万吨,同比增长5.37%,

占出口总量的5.28%;江西,1.44万吨,同比减少0.85%,占总量的4.13%。

2.出口额:西部各省迅速崛起。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额达到1亿美元以上的省份有6个,依次是:浙江,4.47亿美元,同比减少7.54%,占总额的21.93%;福建,4.18亿美元,同比减少8.24%,

占总额的20.51%;安徽,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2.88%,占总额的13.74%;湖北,2.01亿美元,同比减少6.18%,占总额的9.86%;云南,1.10亿美元,同比增长65.60%,

占总额的5.40%;贵州,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80%,占总额的5.10%。

建议

(一)持续推进《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落地。

(二)持续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一次历史性转移。

文章为精简版,未删减全文将刊载于4月《茶世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