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井 >

绿茶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01次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叶之一。指取茶树新叶或新芽,不经发酵;经杀青、定型、干燥等工艺制成。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

还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冲泡出来的茶汤更保留了新茶的绿色风格。

绿茶

绿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茶。古代人采集野生茶芽和茶叶晒干采集,可视为广义绿茶加工的开始,至少距今3000年。

中国生产各种各样的绿茶:浙江、江苏、福建、河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陕西、湖南、湖北和广西都是中国主要的绿茶生产省份。

第一,历史传承

据文字记载,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现存的王宝《童约》、吴丽珍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茶叶,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叶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绿茶起源于巴蒂(今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据记载,当周武王攻打周朝时,巴基斯坦人用茶作为对周武王军队的奖赏。可以断定,不晚于西周,川北巴人就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二、生产流程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烘干三个步骤,其中关键是杀青。鲜叶经酶活性灭活,其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不受酶的影响,通过热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

1.固定酶

固定化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可以阻止多酚的氧化,防止叶片变红。同时蒸发了叶片中的部分水分,使叶片变得柔软,为揉捻定型创造了条件。随着水的蒸发,

鲜叶中带有草腥味的低沸芳香物质蒸发消失,从而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留叶量、杀青机类型、杀青时间和杀青方式。

(1)爆炒。由于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或人工作用,成品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扁扇形、针形、螺旋形等不同形状,故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长炒青:精制后称为眉茶。

成品的花色有真梅、宫Xi、玉茶、品梅、秀美等,各有不同的品质特点。圆炒青:外形圆润紧实,因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扁炒青、泉港柏慧和永西霍青。扁炒青:因产地、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奇强、大方。

(2)烘青。它在干燥笼中干燥。炒制绿茶经过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为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没有炒制绿茶高,少数炒制绿茶品质优良。其形状也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状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产于主产茶区,

尖茶和片状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

(3)晒太阳。在太阳下晒干。主要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的品质在云南最好,被称为‘滇青’。其他的,如晴川、钱清、桂青、鄂青,各有千秋,但都不如滇青。

(4)蒸。蒸汽杀青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杀青方法。唐朝时期传到日本,一直到现在。但在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改为煎炸了。蒸青是通过蒸汽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茶底青绿的‘三绿’品质特征。

但香气闷青,涩味也重,不如锅炒绿茶清新。

2.捏合

揉捻是塑造绿茶形状的一个过程。利用外力,使叶片粉碎变轻,卷成条状,体积缩小,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溢出,附着在叶片表面,对提高茶叶的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作绿茶的揉捻工艺可分为冷轧和热轧。所谓的冷捏合,

即杀青叶摊凉后卷制;热揉捻是在杀青后的叶子还热的时候揉捻,不要散开。嫩叶要冷揉,以保持嫩绿叶底明亮的黄绿色汤色,老叶要热揉,以利于紧密结,减少碎片。

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整理外观,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式有三种:晒干、炒干、烘干。绿茶的干燥过程中,一般是先干后炒。因为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还是很高的,如果直接炒的话,

会在炒菜机的锅里迅速结成一团,茶汁很容易粘在锅壁上。所以茶叶要先烘干,降低含水量,以满足锅炒的要求。

三、质量特征

绿茶属于非发酵茶,由于其特性,更多的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保留鲜叶85%以上,叶绿素50%左右,维生素损失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汤色清亮、叶色翠绿、滋味收敛强”的特点。

绿茶有一些特殊功效,是发酵茶所不及的。

第四,价值效应

绿茶在中国被称为“国饮”。现代科学的大量研究证实,茶叶中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

茶不仅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消食化痰、消除疲劳减肥、清心解酒、止痢除湿的药理作用。对放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现代疾病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茶叶中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有茶多酚、咖啡因、脂多糖、茶氨酸等。具体功能是:

1.抑制疾病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重要作用。人体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高,脂肪沉积在血管内壁,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如茶黄素中的儿茶素ECG和EGC,有助于抑制这种斑驳增生,降低形成增强凝血粘度的纤维蛋白原,使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2.抗衰老

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生理活性,是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在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方面相当于9毫克超氧化物歧化酶,远高于其他同类物质。

茶多酚能阻断脂质过氧化,清除活性酶。茶多酚的抗衰老作用比维生素e强18倍。

3、阻挡病菌

茶多酚收敛性强,对致病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炎、止泻作用明显。我国许多医疗单位用茶制剂治疗急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行性感冒,治愈率在90%左右。

4.防癌

有助于预防和对抗癌症。茶多酚能阻断体内亚硝酸铵等致癌物质的合成,具有直接杀灭癌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胃癌、肠癌等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5、会美容吗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能去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杀菌、抗衰老、减少阳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等功效。

6、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具有提神醒脑、清心安神的作用。对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7.缓解福利不足

有助于利尿,缓解疲劳。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肾脏,促进尿液快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过滤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的滞留时间。咖啡因还能消除尿液中过多的乳酸,有助于尽快消除疲劳。

8、缓慢疲劳

绿茶中含有强大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不仅能消除体内自由基,还能分泌对抗压力的激素。绿茶中含有的少量咖啡因能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建议早上喝绿茶,以免影响睡眠。

9、牙齿保护。

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

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10、助降脂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有助“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

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另外,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

五、沏泡诀窍

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

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绿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

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而绿茶粉则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切记,空腹时最好不要喝茶。

六、适宜人群

绿茶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及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者。

七、饮茶禁忌

1、禁头遍茶。因为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

2、勿空腹喝。空腹喝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等症状。

3、少喝新茶。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4、不宜多饮。喝茶过量会引起肠胃不适;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临睡前不宜饮茶,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5、忌茶服药。绿茶中的鞣酸,会与很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