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井 >

景迈芒景村:可持续发展的茶文化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36次

原标题:景迈芒景村:可持续发展的茶文化

芒井村

景迈芒景村:可持续发展的茶文化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国家级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芒景行政村芒景村和翁集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由户主、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三年来综合投入7491万元。秉承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区参与”的合作模式,将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编制《国家安全规划》、《传统村落保护与展示》、《民居改造设计方案》、《民居改造新导则》等文件,科学指导项目实施。

坚持“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原则

芒井村传统村落,是国家级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是布朗族原住民的家园。村落是与茶相关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发生的场所。人与自然长期和谐互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茶文化。

将生态、人文、社会背景及相关元素纳入传统村落的研究和保护中。尊重村民生产生活需求,保留茶厂茶棚作为村产业发展的基础,进行必要的景观改造。

制定建筑改造和新建导则,作为管理技术工具指导村民日常建设活动,通过村庄规划使村庄在不突破生态环境容量的前提下科学发展。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者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村民中了解、记录、整理、研究当地文化,通过宣传提升景迈山和芒景村的遗产价值,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唤起当代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采取“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区参与”的合作模式

芒井村传统村落保护尝试引入广泛的公众参与。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共识的前提下,由当地村民最大程度地参与遗产的保护和活化,由政府主导,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提供技术指导。

比如从事住宅维修改造的户主有话语权,住宅建筑师会根据户主的要求设计方案。建筑维修改造资金一半以上由户主承担,其余由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承担,形成多元化的保护资金渠道。

在保护民居特色元素的前提下,修缮传统民居,确保房屋安全,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不仅修缮传统民居,还通过培训交流培养当地人才和工匠,助力当地文物保护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村民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改造设计中的交流、公房展示利用项目等方式,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传递给村民。

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茶产业和旅游收入的增加,使村民享受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处,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社区凝聚力,使他们更加认同和亲身参与遗产保护。

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邀请建筑师设计或改造自己的房子和茶厂,希望自己的建筑风格与村庄景观更加和谐。村民们在乡村圣贤的带领下重新种植了村里的乡土植物,美化了公共空间,强化了地域特色,避免了乡土园林绿化的潜在问题。

该社区通过制定农村规章制度,加强对古茶林和传统村落的保护。2017年,芒井村布朗族文化保护协会成立,组织年轻人学习民族文化,恢复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下,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案例征集与分享活动”产生了众多优秀案例。为了及时分享这些案例的好做法和新思路,

我们将每周宣传一些入围初选的优秀案例,希望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推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事业的发展。

(

标题:景迈芒景村:可持续发展的茶文化-茶新闻_中国茶新闻_国际茶新闻

本文地址:音叉吧。com/荀子/xinwen/2422.html

上一篇:做好茶叶。普洱市积极融入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下篇:宁洱县:牵住转型发展“牛鼻子”,点燃绿色产业“新引擎”。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