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龙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龙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随遇而安、安之若素、安步当车、安然无恙、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居安思危、忐忑不安、安居乐业、安土重迁、除暴安良、惴惴不安、安身立命、心安理得、安贫乐道、相安无事、安分守己、一路平安、安于现状、国泰民安、安富尊荣、竹报平安、寝不安席、少安毋躁、长治久安、坐立不安、局促不安、不安于室、入土为安、平安无事、安如泰山
【成语】: 忐忑不安
【拼音】: tǎn tè bù ān
【解释】: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安身之地
相关例句
1.可怜的燕子只有在悲鸣中到处寻觅安身之地。
2.二人被好心的垃圾筒收留,总算有了安身之地。
3.龙井过溪亭前的荪壁山房前,古色古香的木制长廊沿山蜿蜒而上,这就是乾隆《龙井八咏》的安身之地,名叫碑廊。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经典的抗日剧,塑造了无数的经典角色,而剧中女性角色则比较少,虽着墨不多,却也分外出彩,如同战火中盛放的玫瑰。绚丽不柔弱,充满动人心魄的美感。
泥沼中盛放的白莲花:小醉
小醉这个人物 ,总让我想起夏夜荷塘里,月光下摇曳的白莲花。
她和孟烦了的故事,不是常规的英雄战士和纯洁少女的爱情故事。而是落魄炮灰和土娼的故事。
她不干净,但是她的爱是干净的。很难想象一个纯洁的少女有着那样的工作和人生。
你可以说她的身体不干净,但是你不能说她不纯洁。说来很怪,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战争使得这朵本该纤尘不染的莲花蒙尘,但是谁也不忍心责怪。即使是身处污秽,依然向阳而生。这就是我对小醉的印象。
即使是生活让她染上污垢,然而他依然在这乱世中献出了最纯洁的爱,她确实像个天使。
她柔弱,却也坚强。她肮脏,却最纯洁。她被人唾弃,却值得被珍惜。
没有人能怪她。
傲视风雪的梅花:上官戒慈
想到上官,也是本剧中最具韧性的一个女性,总让人想起临风傲雪的梅花。
她的身上总有“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的气魄,总那么明媚。
有人说她最终嫁给了最爷们的迷龙,可我却觉得,也许迷龙是她的依靠,可她亦是迷龙的依靠。
这个女人身上展现的的是中国传统女性的韧性和坚强。女人不止可以顶半边天,她也可以是自己的天。
应该说,上官戒慈是个苦命的女人,丧父,在回国途中公公也逝去。于是,她把自己卖了用来安葬公公。也给自己找了个新丈夫。
安葬公公,尽了孝道。嫁给迷龙,还了恩情。死人活人都不欠,上官戒慈就是这么洒脱,谁也不欠。
上官戒慈可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弱女子,她是女强人。有时候我在想不是迷龙给了她一个家,而是她给了迷龙一个家。
我丝毫不怀疑,假如没有迷龙,她一样能带着幼子安葬老人,在乱世中谋求一丝生机。
所以我说她是梅花,命运从来不公,可这个女人,似乎是个天生的汉子,她总是百折不挠的面对生活。并且让生活好起来。
即使是乱世之中,她也能让生活重新回归生活的样子。
上官戒慈应该是出于大户人家,并且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却并不娇弱软弱。
而是总能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她的美好,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美,也是中国女性韧性坚强的集中体现。
当没有依靠时,自己就是依靠。原著中迷龙最后也死去。上官戒慈用自己的方式为他完成了复仇。
其实她的确爱迷龙,但是不会为他殉情,因为她还要带着儿子把生活过好。
上官戒慈一直是这样一个又酷又飒的女人。
孟烦了的母亲
其实电视剧中对烦了的母亲始终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是本剧中女性的确是少。
烦啦的母亲,是传统女性的代表。包容,温顺,和蔼。
依照烦啦父亲以及家境,不难看出孟母也是大家闺秀出身。身上浸染了传统女性的美德。
虽然表现不多,但是她就是中国无数母亲的缩影。
为儿女操心,对丈夫温顺,当父亲和儿子发生隔阂时,总充当黏合剂这样的角色。当儿女出门则怀忧,家庭矛盾时则是调和。
孟父是个古板守旧的人,因为抑郁不得志总是心中哀怨,而烦啦颓废叛逆,与父亲矛盾重重,倘若不是孟母的粘合,不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她像我们每个人的母亲,慰藉着游子的心。
那么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哪些女性角色呢?
在《团长》中,除了大家熟悉的小醉、上官戒慈和孟烦了的母亲这三个女性之外,还有几个女性,有的有名有姓,有的无名无姓。比如孟烦了的未婚妻、铜钹的“丑女人”、龙文章的“战防炮”。
她们虽说都没有正式登场亮相,但还是能从其他人的只言片语、所见所闻中,大概能够推断出她们的境遇,也同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孟烦了的未婚妻——文黛
文黛,这是孟父给孟烦了定的娃娃亲。全书没有交代是姓“文”,名“黛”,还是直接称呼了名“文黛”。从孟父的称呼中,我认为是姓“文”,名“黛”。
孟父称:“文黛,是我世交沉石兄的二千金,知书达理、恪守妇道”、“你们两小无猜、定能举案齐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孟父的性格秉性,大概能推测这个“世交沉石兄”,也是和孟父类似的人。文黛应该也接受了不少“三从四德”的教育,同时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叛逆性。
孟烦了说“我们的偷食到像是猴子摔跤……”但是孟烦了深受“孟家男儿做大事”的教育,“一败至今”。
能有“偷食”发生,说明性格中少不了大胆和叛逆,也算是对封建“三从四德”的挑战,是敢于挣脱束缚的一点儿表现吧。
孟烦了说,“在文黛面前的失败,我归因于对包办婚姻的内心反抗”、“你儿子也当文黛死啦,嫁给了日战区的顺民”,这样的反抗应该预示着他们两个不会成为一家的结局。
从孟烦了的性格来看,有反抗。但能在敌后战场遇到父亲,先“跪安问候”;喜欢小醉,可又不得不放弃,说明顺从更多一些。
对于文黛,可能也是这样,一个女孩生逢乱世,又在日战区,对于封建的叛逆和反抗,胜算又能有多少?
铜钹的“丑女人”
去铜钹营救孟烦了的父母时,发现已经成为“伪保长”的孟父,还喂养着一个日军泄欲的对象。
“在牲口棚一样的房间,放着发馊的食物和水,难以形容的恶臭几乎叫我们窒息”、“一双快瞎的眼睛,长得很丑,粗手大脚,皮肤粗糙……她看我们一眼,让我们觉得被鬼看了”、“他们打残了她”、“她的哭声叫我毛骨悚然”。
这个活在地狱中的“丑女人”,“一直怒气冲天地活着,还好,她比这场战争中大部分死去的中国人幸运,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复仇”,但是之后她也“抹脖子啦”!
她是悲惨的,受尽了折磨和摧残;也是幸运的。在“离去”之前,能看到复仇,也许得到了一点安慰,也能消消自己的怒气。
她应该是日战区惨遭折磨的女性的一个缩影,一个被打残了、“丑”到看人一眼,就像被鬼看了的人,都能被喂养起来,当成泄欲的对象,不禁要问那些年轻的、健康的、漂亮的女性又被糟蹋成了什么样子?
龙文章的“战防炮”
龙文章具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也有漏船载酒的运气,可是做人却做得如此晦气”。
在传言江东防线失守,逃兵溃散之时,龙文章是从“战防炮”那里翻墙出来的。“上装扣子没扣,裤子倒是扣了,但皮带迎风招展,挂在档头”。
“战防炮”是“军需官在禅达养的小老婆”。他用香皂和丝袜从这里要回本该属于“炮灰”的物资。
当然,不止于物资!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炮打成这样还知道卖弄风骚,要招她扛枪怕是比你们都好使”。
她很淡定,似乎见怪不怪。或许也是因为有龙文章这样的男人,她才放心大胆地卖弄。或许她也欣赏、爱慕、甚至被龙文章所折服,也未可知!
她与铜钹的女性相比,是幸运的、也是自由的。尽管在国统区,仍然身处乱世,犹如浮萍,但为了生存,也不宜苛求过多。
《团长》中的女性角色较少,但不影响大家的喜爱。就仅有几个女性描写,也足以体会国弱、战乱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和无奈。
如今,我们也只有且行且珍惜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龙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龙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