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井 >

土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土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食用方法)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620次

如果只是听到牛膝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牛的某种器官。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其实牛膝是一种中药中可以作为药材的植物,牛膝在很多地方都有生长。而且牛膝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牛膝存在于许多中药配方中,但其明显的药用价值远高于其营养价值。

土牛膝的简介

土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土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食用方法)

【名称】:牛膝

【别名】:倒刺草、鸡骨黄、倒草、倒茛苕、粗毛牛膝、鸡鼻子、牛膝

【药材类别】:根茎

【性味】:甘;微苦;微酸;性质寒冷。

《福建民间草药》:苦酸,平,无毒。

《广西中草药》:味微苦、酸,性寒,无毒。

《云南中草药》:甘、微酸,凉。

【归经】:肝;肾经

【药用部位】:为苋科植物的野生种及牛膝的根、根茎、牛膝的钝叶。

【产地及分布】: 1、牛膝: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贵州等地。

2、粗牛膝:产于广东、福建、广西等地。

3、牛膝:产于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形态特征】:1、野牛膝:根茎呈圆柱形,长13厘米,直径610毫米,灰棕色,上端有茎基部残基,周围长有许多粗细不一的根。根呈圆柱形,稍弯曲,长不足15厘米,直径可达4毫米;表面浅灰棕色,有细纵皱纹。质地稍软,干燥后易碎。断面黄棕色,可见散在圆形的维管束。

2、粗牛膝:为牛膝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茎、根。根茎短圆柱形,灰棕色,周围有无数圆柱形细根,长约610厘米,粗25毫米,稍弯曲。表面灰棕色,有浅纵皱纹。质地坚硬,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浅灰绿色至灰白色。

3、牛膝:牛膝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苏木红、荔枝红、通血红(《纲目拾遗》)、红牛膝、牛膝。根茎短而粗,长26厘米,直径11.5厘米。有49根,扭曲,长1020厘米,直径0.41.2厘米,向下渐细。表面灰棕色,有细纵皱纹,有须根去除痕迹。质硬而稍有弹性,易折断,皮断面浅灰褐色,稍有光亮,维管束较多,散在斑点状。

土牛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成汁,滴入耳内;或研成粉末,吹入喉咙。

土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化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主治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等。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等。

《本草图经》:治疗女性血栓。

《纲目拾遗》: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治愈破伤风及其他七十二种严重疾病。其优点比四川产的要好。又:善疗疮,插箭入肉。

《岭南采药录》:收敛泌尿药、血液净化剂、消毒剂。治喉炎,捣汁漱口;散血止痛,治脚气,酒煎服。

《福建民间草药》:散瘀,固足膝,引药下行。

《南宁药物志》:清热散血止痛。治疗疟疾、痔疮、赤白腹泻;外用可治疗跌打损伤。

《江西草药》:治疗竹木刺伤、毒蜂咬伤等症状;并可引产。

《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调经利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疗脚气肿痛、关节炎、风湿痛、白喉、急慢性咽炎。

《贵州草药》:生用,可破血祛湿;炒用可补肝肾、强筋骨。

《云南中草药》: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治疗咯血、鼻衄、尿血、尿路感染、湿热。

土牛膝的附方

治男女淋证、小便不通:牛膝叶,酒煎分次服。特别血腥。 (《岭南采药录》)

治血滞闭经:鲜牛膝12两,或加鲜马鞭草全草1两。用水煎煮,与鸡尾酒一起食用。 (《福建中草药》)

治风湿关节疼痛:鲜牛膝6至1两(干4至6钱),猪蹄1只(7寸),煎服,红酒水各半。 (《福建民间草药》)

治肝硬化、水肿:鲜牛膝六钱至一两(干四钱至六钱)。水煎服,饭前服用,每日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治痢疾:牛膝五钱、桃花根五钱、车前草三钱、青荔枝三钱。水煎,加蜜饮。 (《广西中草药》)。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福建民间草药》:孕妇禁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