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观音茶是怎么生产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铁观音茶是怎么生产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回答如下:铁观音制茶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在春天,选择新鲜的嫩芽,摘下来晾晒,让其稍微发酵。
2. 摊晾:将采摘好的茶叶摊晾在竹篮或竹席上,进行初步萎凋。
3. 揉捻:将晾晒好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叶肉破碎,有利于释放香气和汁液。
4. 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使其产生特殊的香味和口感。
5. 烘焙: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烤箱中烤制,使其干燥,同时释放出更多的香气。
6. 分选: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分为不同的等级。
7. 包装:将分选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便于保存和销售。
以上就是铁观音制茶的主要工艺流程,这种工艺注重手工制作和精细管理,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是经过采摘、凉青、做青、炒青、簸拣等制成,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
福建安溪
福建安溪可是目前铁观音的主要产区,也是最出名的省份。其中西坪、感德,长杭、祥华、福田、剑斗镇、龙涓、桃舟、蓝田等九个乡镇镇是铁观音茶的主要生产基地,高质量的铁观音也大部分在这里。
铁观音的主产区在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5~18度,无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PH值4.5~5.6,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 铁观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 茶叶 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 铁观音 ”。
关于铁观音茶叶由来说法众多,
其一是王士让移栽茶树,到春季开始采茶制作,加工成了铁观音。
其二是乾隆皇帝游历江南,品尝了一种茶叶,称其赛观音,于是遂命名铁观音。铁观音在我国历史悠久,属于乌龙茶的一种。
铁观音茶叶的由来说法众多,其一是相传安溪西坪有一位仕人叫做王士让,曾经在南轩开辟了一个茶苗圃,后来回乡访友间发现了一棵茶树,于是带回移栽。到了春季采摘制作,就成了铁观音茶。
其二是清代乾隆皇帝一次游历江南,进入福建品尝了一种茶,味道甘醇爽滑,带有天然兰花香气,饮后赞誉此茶赛观音,于是遂命名铁观音,开始名气大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铁观音茶是怎么生产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铁观音茶是怎么生产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