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铁观音由来,铁观音由来故事简介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观音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铁观音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铁观音的来历?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 铁观音。

铁观音由来,铁观音由来故事简介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 茶叶 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 铁观音 ”。

关于铁观音茶叶由来说法众多,

其一是王士让移栽茶树,到春季开始采茶制作,加工成了铁观音。

其二是乾隆皇帝游历江南,品尝了一种茶叶,称其赛观音,于是遂命名铁观音。铁观音在我国历史悠久,属于乌龙茶的一种。

铁观音茶叶的由来说法众多,其一是相传安溪西坪有一位仕人叫做王士让,曾经在南轩开辟了一个茶苗圃,后来回乡访友间发现了一棵茶树,于是带回移栽。到了春季采摘制作,就成了铁观音茶。

其二是清代乾隆皇帝一次游历江南,进入福建品尝了一种茶,味道甘醇爽滑,带有天然兰花香气,饮后赞誉此茶赛观音,于是遂命名铁观音,开始名气大振。

铁观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没有一种茶,比得过铁观音的香,

在诸多茶类中,铁观音受众最广,

香气滋味最受客户喜爱,市场占有率高居帮首。

第一个被高端人士青睐的茶,从铁观音开始,

第一个风靡全国的茶,从铁观音开始。

很多茶友就好奇了,铁观音,为什么叫“铁观音”呢?

这就要追溯到300年前!

安溪种茶、制茶始于唐朝(公元618—907年),兴于清朝(公元1368—1911年),盛于当代,安溪县崇信里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

公元1725年,安溪县崇信里松林头 魏荫(1703-1775)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勤于种茶,精于制茶,善于品茶,信奉观音菩萨,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奉清茶三杯,十几年不辍。

一夜,魏荫做了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在松林头观音仑小溪边石隙间(今铁观音母树地址),有一株茶树与众不同,它是人间茶王。你要将它移植出来,传遍安溪,造福人间。

次日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小溪边的石隙间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清翠欲滴,枝繁叶茂。

魏荫经过数年压苗繁植,细心栽培,株株茁壮,叶叶油绿,适时采制,泡饮兰香幽雅,滋味醇厚,回甘生津,沁人肺腑,凡饮过此茶得人,均赞不绝口,都称此茶为“茶王”。

公元1736年,仕人王士让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方笣),将魏荫亲制的“茶王”馈赠方苞并介绍此茶的由来。方苞深知乾隆皇帝爱茶,将此茶转献圣上。

乾隆品后大加赞赏:“果然是好茶!”问:“此茶何名、出自何处?”方苞将此茶的由来一五一十的告诉乾隆,凡饮过此茶之人都称之为“茶王”,也不知道叫什么茶。乾隆祥细看着干茶的颜色说:“此茶颜色似铁,又是观音托梦 ,就叫“铁观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铁观音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铁观音由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