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龟肉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大全(龟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39次

功效

补阴养血。可用于治疗乏力、咯血、慢性疟疾、血痢、肠风、痔疮、筋骨疼痛等。

龟肉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大全(龟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别录》:‘肉用做汤,是大补。 '

《唐本草》:‘酿酒,主要是大风,四肢痉挛,或长期瘫痪不能合身,皆为不好。 '

《食疗本草》:‘主祛温瘴、风痹、身肿、扭伤。 '

《日用本草》:‘可补阴虚,做汤,疟疾久不愈。 '

《纲目》:‘治筋骨疼痛,一二十年寒咳,止泻血泻。 '

《医林纂要》:‘治骨蒸劳热、吐血、鼻衄、肠风血痔、阴虚血热等症。 '

《四川中药志》:‘治妇女燥热,小便过多,老人出血。 '

用法用量

煮沸或磨成粉末。

性味

甘、咸,平。

《食疗本草》:'性温,味酸。 '

《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 '

《纲目》:'甘氨酸,性温,无毒。 '

姚克成《食物本草》:'味甘咸,平。 '

归经

肝脏;肾;大肠经

加工采集

龟科龟的肉。拉丁植物、动物和矿物名:Chinemys reevesii (Gra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获,但多在秋冬季节捕获。宰杀后,肉鲜用或晒干。

植物形态

龟,身体呈扁椭圆形,背部和腹部有硬甲。装甲的长、宽、高一般为120mm85mm55mm,最长可达200mm以上。头部正面光滑,背面布满颗粒状小鳞片;鼻子尖而圆,下巴无牙,有坚硬的角质喙。眼睛稍微突出;耳膜明显;颈部修长;周围有细鳞,颈部可伸展。背部和腹甲的上部是由表皮形成的角质板;下部是源自真皮的骨板。背棘中央及两侧有较明显的3条纵棱,但雄龟不太明显。背甲棕色或黑色,颈角板前窄后宽,椎角板5块;第一个前宽后窄,后面的一般是宽大于长,两侧对称排列4块肋角板,边缘为每侧11块板,臀角处2块板它们几乎是矩形的。腹甲与背甲长度几乎相同,腹甲浅黄色,少数呈褐色,共6对; 2个喉角板,形状为三角形; 2块肱骨板,外缘宽而凸;胸角板和腹角板各2块,均较大;股骨角板2块,外缘宽于中线; 2 个肛门角板,后缘凹入。背、腹甲由身体两侧的甲桥连接,形成体腔。四肢较扁平,前肢有5指和爪,后肢有脚趾。除第五趾无爪外,其余皆有爪。手指或脚趾之间有蹼。尾巴中等长度,一般在20-30毫米左右,且细。头及喉侧有黄绿色纵横纹,有黑边,头颈后部深褐色,腹面稍浅。甲壳各角板外缘呈黄色,角板上的图案酷似金钱,故名金钱龟。腹甲各角板外侧下侧颜色较深,肢背面灰棕色或深棕色,腹面颜色稍深。尾巴背面是棕色的。泄殖腔周围的区域颜色较浅,后面变成棕褐色。

生境分布:生活于河流、池塘中。吃虾、小鱼和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部位

是龟科龟的肉。动物造型详见“龟版”文章。

来自何书

《别录》

常见药方

治劳损咯血,失血咳嗽,寒热滋阴降火:田桂,将肉煮熟,与葱、辣椒、酱油、油同煮。 (《便民食疗》)

治肺结核吐血:鳖肉、沙参、冬虫夏草。一起炖服。 (《四川中药志》)

治久咳气短:生甲鱼三块。治疗方法是:去肠,以五升水煮三升,以曲浸之,冲米四升。按照通常的方法,加热,喝二升,然后放掉。 (《补缺肘后方》)

治痢疾、腹泻:将鳖肉加糖、水调匀,与胡椒粉拌匀,煮至熟。 (《普济方》)

治热气湿痹、腹内热:甲鱼肉同五味同煮食,治小泻有效。 (《普济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