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遵义市茶叶产业综合规模跃居全国产茶市(州)首位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13次

1月8日,笔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0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将达到172万亩,茶叶总产量16.49万吨,茶叶产值146.7亿元,茶叶综合产值303亿元。

“与产业综合规模相比,我市已跃居全国产茶市(州)首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以来,我市根据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遵义市茶叶产业综合规模跃居全国产茶市(州)首位

建设生态、高效、优质的茶叶生产基地,形成以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吴川为重点发展区域,以绥阳、亳州、仁怀、习水、桐梓为补充,以绿茶、红茶为主要产品的全市性茶叶基地布局。

多产茶、多品开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统计,全省万亩以上产茶县6个,53个镇25个村,15亩以上茶园家庭农场12331个,产业覆盖26.89万户,茶农101万人。2020年,全市共有茶叶经营主体2804家。

其中注册企业1506家,合作社412家,大型加工企业88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1家,市级龙头企业104家;茶叶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全市通过SC认证的企业有269家。

有80家企业通过ISO9001、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1001条清洁生产线。茶叶加工主要以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为主,其深加工产品有茶多酚及其饮料、茶面、茶酒等。

好成绩来之不易,关键在于运用灵活的政策和比较优势。“十三五”以来,我市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引进外地企业,积极培育本土企业,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加强了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质量安全新机制,建立健全茶园使用农药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茶叶生产质量安全,保障茶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要努力转化茶叶加工创新和深加工发展的成果。我市产茶县政府和龙头企业与浙江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签订技术支持服务协议,推动茶叶在加工创新中转化利用和推广。

截至目前,在茶叶生产加工方面已有156项成果获得R&D和推广,120项成果得到转化,获得省部级农业丰收奖和科技成果转化奖5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

此外,我市在着力打造贵州省“三绿一红”茶叶公共品牌形象的同时,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完善“中国茶海”、贵州茶文化生态馆、中国茶业博物馆、茶海心、二龙茶游骑行小镇等茶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了崔涯27o(4A级)、世界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4A级)、七彩部落、关子山等一批茶叶旅游新景区。茶元素和茶文化进一步丰富,“四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每年茶叶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实现茶区是景区的目标。

标题:遵义市茶产业综合规模居全国产茶市(州)首位-茶报_中国茶报_国际茶报

本文地址:音叉吧。com/荀子/xinwen/15090.html

上一篇:普洱镇远将茶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下一篇:第二届国际大会暨茶红世界创富峰会在宁召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