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茉莉龙珠怎么做的,茉莉龙珠的制作工艺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67次

茉莉花龙珠花茶,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制作而成,香气清新持久,滋味醇厚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质嫩软,具有安神解郁、健脾理气、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这是一种健康的饮料。接下来,

茉莉龙珠的制作方法为大家详细介绍。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茉莉龙珠怎么做的,茉莉龙珠的制作工艺

洗涤剂原理

花茶的窨制过程主要是花散发香味和茶胚吸收香味的过程。茉莉花的香味是一种生化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分、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成芳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朵开放,不断吐出香味。

茶胚通过物理吸附来吸收香味,同时吸收大量水分。由于水的渗透,发生化学吸附。在湿热的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逐渐由绿变黄变亮,滋味由淡涩变浓,形成了花茶特有的香、色、味。

茶胚处理

1.烘干:一般花茶的茶胚要烘干。目的:高级茶胚是散发出闷而不新鲜的味道;中低档茶胚是为了减少粗老味,揭示正常的绿茶香气,有利于提高花茶的鲜纯度。干燥机的温度不能太高,

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焙炒后的茶胚含水量在4~4.5%,不能用大火焙炒,容易产生焦味,影响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重燃后,堆垛温度一般较高。60~80时,必须摊凉。当茶胚的温度比室温高1~3时,可以重新加香。如果过高,会影响茉莉花的活力和香味,降低花茶的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闻香后,

使温度缓慢上升,相对延长32~37的堆积时间,有利于花的香气和茶胚的香气吸收,提高花茶的品质。

3.特种茶坯:指圆、扁、弯、瓜子、针、蝶、耳环、束(花形、球形、梅花形等)等茶叶品种。)由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壮嫩芽叶制成(其他芽肥的茶叶品种也可)。

不同品种的茶坯要求外观洁净均匀,无其他夹杂物,含水率要求达到8%,符合湿坯浸泡水分要求。

茶叶的卫生指标要求至少应达到国家制定的无公害绿茶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较高的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相应的健康指标进行检查。茶叶进厂后,要根据品种和不同的卫生指标分类入库。

有异味、霉变、红梗、烧边的产品要另堆处理。

花卉处理

茉莉有夜间开花闻香的习性。花一般在当天下午2点以后采摘,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收获后,装运时不要紧压。鲜花最好用通风的篮子包装,避免用塑料袋包装,塑料袋容易被挤压通风,容易造成“烧花”。

1.摊凉:花要及时称重,以适应到来,分阶段堆放,摊凉。目的是:花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压力和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失,使花的温度升高,一般在38以上,40以上。不利于花的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扩散冷却。

使其辐射降温,恢复活力,促进开吐。降温场地必须通风干净,降温时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温度高的时候,可以用轻型风扇吹;雨水花要摊薄、吹散、蒸发,待地表水分干透后才能进行积累和养护。

2、花养护:目的是控制花堆内的温度,使花朵充满活力,促进开放猛烈的芳香。开花的适宜温度为32~37。因此,如果温度低于30,就要提高花堆温度,花的呼吸作用会释放CO2产生热量,使花堆温度升高。

当堆温达到38以上时,要开堆,稀释降温,增加氧气促进花朵开放;温度高的时候要薄铺,翻面,通风,防止堆温过高时花变质。一般堆高15~20cm。春秋两季由于气温较低,堆高一般为30~40cm。

有时用布覆盖,使绒保暖,促进花朵开放。

3.筛花:待花开率达到60%左右时,即可进行筛花。筛选花的目的不仅仅是划分花的大小,还要去除绿芽的花梗;通过机械振动,还能促进花朵开放健康。花经过筛选后,要按照每批预定的花量,用称重分号堆砌。如果开放性不够,应该继续保持。

花的用途:头花用于提花、转移和高档茶头;第二朵花用于头部。如果一号花和二号花用在同一批茶叶中,应先用一号花,再用二号花,不能混用,要分开加香。

4、玉兰基地。目的是用鲜玉兰“调香”,提高茉莉花茶的香气浓度,“衬托”花香的清新。适当的引发可以提高花茶的品质。

引火法:茉莉花茶窨制前,将茶与花混合,将茶胚与辛夷混合(一般为1%,100公斤茶叶配1公斤辛夷),“引火”;其中有一些,在窨茉莉花的时候,同时像玉兰一样拼花,但是用量不容易太多。

过多容易造成“渗透”;有的用少量的辛夷、茉莉花做提花(用量为0.3~0.5%)。

组合花和花

花香调配是整个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的关键工序。目的是把花和茶混合在一起,让花的香味直接被茶吸收。配花要掌握六个因素:配花量、开花量、温度、湿度、粗细、时间。

手动切割系统

首先将茶胚总量的1/3-1/5平铺在干净的花田上,花田厚度为10-15厘米,然后将1/3-1/5的花按茶花比例均匀平铺在茶胚表面,使每层茶交替3-5层。

然后用铁耙从上到下扒开横截面进行搅拌。将茶胚和花混合在一起,通过箱式窨制、盆栽窨制和块状窨制进行“窨制”。

将茶叶和花混合后放入木盒中(木盒尺寸为464343cm,即2号标准茶盒),花称为盒窨。适合花少或花特别的花茶。每盒茶叶约5kg,厚度20~30cm。箱子水平排列或交叉堆叠,以促进空气流通。

用40-60厘米高的竹简围成一圈,把山茶花放在一起,然后堆在圈里窨制,这叫囤。适合中批量生产,直径150-200厘米,每箱茶叶200-300公斤。

茶叶和花混合后,直接堆在地上形成块状香味,称为块香或堆香,适合大批量生产。根据场地和气味的多少,它们被堆积成宽1-1.2米、长600~1000公斤的长方形。堆窨省力、快捷、方便。堆窨通常用于花茶窨制。

此外,还应在腌制品的绒面上铺一薄层该批茶胚,厚度约1cm,以防止花朵外露,减少花香损失。这种操作称为“覆盖表面”。

在自然条件和常温(32~37)下,茉莉花香味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4小时。花与茶混合吐香时,由于花被压在茶中,正常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花的生命力缩短,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

从观察和试验中可以看出,茉莉花的花期是在开始开花后的5小时之内。此时呼吸强度高,干物质损失也高,芳香油挥发也猛。所以香味浓的时候,花和茶一定要及时混合,避免香味大量流失。因此,

掌握茉莉花的开放度,快速融合香气,让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个窨制技术的关键。

祛花热

降温花的目的是:第一,降温;二是通风供氧,促进花朵重获生机,继续吐香;三是排放反应堆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开花是根据香花的温度、水分、生命力来掌握的,从开花到开花需要5-6个小时。

每次减少半小时。堆垛时间主要看堆垛温度是否下降到符合要求,这样堆垛才能结束。开花散热就是将茶堆摊凉,高度30-40cm,薄摊堆高度10cm左右,每隔15分钟搅拌一次茶堆,充分散热。

约1小时后桩温达到要求时,收集桩,重铺,桩高约30cm。5~6小时后,茶堆温度再次上升到40左右,花已变得萎蔫,颜色由白转黄,闻不到鲜香,即可开花。

开花过程

这些花经过10-12个小时的熏香后会失去活力。当茶胚吸收水分和香气到一定程度后,必须立即开花,必须用花器将茶和花分开,这叫开花。开花顺序是“先多香,后低香,先高档茶,后低档茶”。

如果花不能及时开花,在水和热的作用下,花渣会变黄成熟,呈现出闷黄的气味和一股酒精味,影响花茶的品质。如果当天大量采花,短时间内来不及采花,必须打开花堆散热。

一、根据在制品的堆温,把握适时开花。第一次曝光41,第二次曝光40,逐步降低曝光,提花38。如果堆温超过,如果时间未到,就要进行第二次开花或翻堆散热。

根据产品中的水分含量,控制适时开花:第一次17-18%,第二次13-14%,第三次11-12%,提花8.5%。

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后做到茶叶中无花蒂、花叶;花渣中无茶叶。停机后,筛网必须清扫干净,起花后的湿茶要薄摊散热防止水焖味。

二、烘焙

烘焙目的在于排除多余水份,保持适当的水份含量,适应下一工序转窨、提花或装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决这个矛盾,主要靠正确掌握烘干热风的温度,和烘后茶叶水份含量。

控制茶叶水份含量调节烘焙温度如下:烘后茶叶必须充分摊凉,有的利用长时间输送,有的用摊凉机进行,但禁用强风吹,造成香气不必要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过40。

三、压花

压花是利用起花后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档茶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来压低低档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1、花要做到及时迅速,做到边起花边压花。

2、提花的花渣仍洁白香气纯正吐香能力尚强,可压中档茶叶,其余正常花渣供低档茶压花,但腐熟变黄、臭的花渣不能用来压花。

3、花渣用量:100kg茶叶一般用4050kg花渣,压一次可抵5kg的鲜花配花量。

4、压花时间:掌握在45小时,不宜过长,太长造成宿焖味、酵味和其他异味,应及时起掉花渣,茶也必须及时烘焙。

四、提花

提花目的在于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操作同窨花。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一号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后堆窨,由于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叶用610kg花)窨花时间短(堆窨时间68小时),

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风。

匀堆装箱

匀堆装箱是茉莉花茶窨制过程最后一道工序。匀堆装箱前,先拼配小样,经过水分、粉末等检验和品质鉴定符合产品规格标准时,才可按比例进行匀堆装箱。同时抽取大堆成品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品质鉴定。

装箱前的空箱要逐个检验,确保箱内无灰尘、杂物,无异味的完全清洁的卫生条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