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溪铁观音山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溪铁观音山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溪铁观音山庄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距离凤山约有7公里的距离。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前往凤山:
自驾:从安溪铁观音山庄出发,沿着山路向凤山方向行驶,大约需要20-30分钟的车程。
打车:在安溪铁观音山庄附近可以找到出租车前往凤山,大约需要20-30分钟的车程。
步行:如果您想体验登山的感觉,可以选择步行前往凤山。从安溪铁观音山庄出发,沿着山路前行,大约需要1-2小时的时间。
总的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前往凤山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选择自驾或打车前往,需要注意山路行驶安全和交通规则。同时,如果您选择步行前往,需要穿着舒适、防滑的鞋子,并注意安全。
安溪铁观音山庄位于龙门山脉,想要前往凤山顶需要步行或者乘坐专门的观光车上山。现场提供有限量的免费班车往返于停车场和山庄之间,但时间较为不规律,建议提前向景区咨询。此外,也可选择自驾前往,山庄旁边有专门的停车场。上山路程较为陡峭,但途中景色绝佳,是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
清朝历代皇帝都嗜茶,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换个说法,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嗜茶,除了宋朝的宋徽宗嗜茶出了名,另一位则是乾隆爷了,“国可以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这话都说的出口,可见乾隆爱茶爱得多深沉。
除了口头之言,乾隆爱茶的表现还体现在修建的茶舍和烧制的茶具上。虽然大清已经亡了,但留存的文物和古文书籍还是有记载的。乾隆时期,清朝国力强盛,当时的官窑开始大批量烧制瓷器,当然也包括各种精致的茶具,有青花瓷、粉彩等,同时绘画技术和胎釉的烧制技术都处在了历史最高峰。
江南一直是文人墨客倍出和云集之地,清朝时也不例外,乾隆六次南巡,受到启发之后回京开始在经常去的地方修建茶舍,紫禁城内,皇家园林,避暑山庄等等,修建了数十所。
不光是修,审美和格局是很重要的,这些茶舍的装修是乾隆一手主导的,包括周边景观、内部装饰、茶具器具的摆放等。茶舍的名称与江南茶舍有关,建于玉泉山静明园的“竹炉山房”这个名字取自无锡惠山的听松庵竹炉山房。茶舍内用来煮水的茶炉直接模仿惠山的“竹茶炉”,各处茶舍的名字都与“竹茶炉”有关,总的来说,几次南巡的经历对乾隆的影响很大。
董邦达《弘历松阴消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活计档》有记载,乾隆对茶舍所用茶具十分严格,亲自定制茶器,并下旨制作,竹茶炉、宜兴茶壶、茶托、茶盘、茶叶罐、冰盆、银杓、银漏子、银靶圈、火盆、铜畚箕、竹快子、瓷缸等各种用途的茶器全部制作备齐。
《活计档》是清朝记录皇宫日用品的账本。
茶舍所用的茶壶、茶叶罐大多是宜兴瓷器制作,上面所印的绘画与文字都与茶事相关,这些内容都得乾隆挑选审批后才可以制作。
除了茶舍、茶具,泡茶用水也是乾隆十分讲究的事情,乾隆以水的轻重为评判标准,越轻的水越好,乾隆甚至下令制作称量器具,用来给不同的水称重,在巡游时,用银斗给各地的名泉称重,经过统计测量,最后得出排名,玉泉山的泉水最轻,后被评为天下第一泉。不过以当时的技术给水称重,太不现实。除了玉泉山的泉水,乾隆认为荷露和雪水是最适合冲泡茶的水,乾隆在诗中将这两种水称作“仙液”。由于这两种水较为难得,所以乾隆平常饮茶用的是玉泉水。
乾隆不管去哪里都会携带玉泉水,但是水放时间过长会变质,出现异味,针对这点,乾隆自己研究出了一个办法:“以水治水”,乾隆认为玉泉水轻,先将玉泉水倒入大的器皿中,做好标记,随后将其他水一同混入搅拌,等到杂物沉淀之后,因为玉泉水轻,所以最上面的水是玉泉水,下面的水没用丢掉,这种方法也是蛮有趣,不过也看出乾隆是玩水高手。
故宫博物院的王健华女士讲过,古时皇家的饮茶跟咱们现在的饮茶方式不同,当时的阶层制度就决定了不可能一壶多饮,不会出现一壶冲泡分几杯茶同饮,一人一壶才是主流,乾隆有专门配套的茶杯、托盘。
友人之间自然是可以一壶分倒几个小杯,一壶多饮,与现在饮茶方式相同。皇帝请别人喝茶叫“赐茶”,别人请皇上喝茶则叫“献茶”。比如举行茶宴,数人围坐,皇帝赐茶时多是一套三件式的盖碗,有专人续水,各喝各的。
说了这么多,如果有帮助到大家的话,真诚的希望大家关注我:“承艺茗茶官方账号”,更多精彩内容请在我的主页中观看。
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持。
以公道的价格,让大家喝到承艺最佳的原产地好茶;以诚心的匠心,承艺精湛工艺,制作好茶;以客观公正的角度与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识。
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承艺,不断传承创新,只做最好的茶。
客观公正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溪铁观音山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溪铁观音山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