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政和:生态为先做好茶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28次

“绿色无公害品牌打响了,明年茶叶肯定会卖得更好!”日前,在政和铁山镇大洪村,一场由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发展中心组织的病虫害生物农药免费发放活动,吸引了当地众多茶农的参与。

分发了近7000份生物杀虫剂,使400多名农民受益。根据种植者的茶园面积合理分配,包括藜芦根茎提取物、苏云金杆菌、“倍爽”助剂、茶皂素等。可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茶黄螨、茶尺蠖等病虫害的入侵。

政和:生态为先做好茶

位于铁山镇北部的大红村,是南平第一个整体不使用化学农药的实验村,茶园面积2300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二十师的支援下,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新时代,成为探索“三茶”融合之路的先行者。

今年,政和县在铁山镇大红村建设了面积3300亩的生态茶园示范区,在全村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采取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措施,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共同提高茶叶质量和茶农收入。

政和县农业农村局经济工作站站长蔡介绍。

在政和君豪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庆看来,茶叶只有品质好,才能卖得好。近年来,得益于政府对茶叶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企业产值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我们坚持将‘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应用于近500亩生态茶园,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王庆告诉记者,企业年产值已增至600多万元。

政和县拥有茶园面积11万亩,生态茶园8万亩,年产茶叶1.75万吨,产值20.66亿元。近年来,政和县定期召开茶叶质量安全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茶叶质量安全治理专项行动。

通过建立县村三级网格、严格农药监管、加强渠道宣传、完善奖惩办法,茶叶质量的基本防线正在越筑越牢。

“目前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未来,我们将通过生态调控、病虫害防治、土壤优化、品质提升和效益提升,实现生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丰收。”漳州绿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告诉记者,

为了让茶农更加规范合理地使用生物农药,政和引进公司对生物农药施用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制定下发了《大红村做好每片茶叶公约》《生态茶园绿色防控协议》,从技术和制度层面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创建国家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开展减肥药物源头控制、生态茶园绿色推广、茶产品质量安全、政和白茶公共品牌等四大行动,力争2025年建成全球绿色高标准生态茶园。

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百亿元。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徐厚康说。(记者赖玉拓通讯员曾报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