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浙江新联村借“平阳黄汤”崛起之势发展茶旅融合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38次

从浙江温州平阳县水头镇开车到这个镇朝阳社区新联村要40多分钟。然而,新联村的静谧安详,畲乡的茶韵,却让温州“李思”小康行主题新闻媒体采访团忘了漫山遍野的茶园都是满满的绿。

茶园旁幽静的山谷两旁,以白色帐篷为顶、棕色木结构为墙的帐篷旅馆,隐藏在密林深处,在缓慢的山间小道上,淡淡的茶香和草木香扑鼻而来。坐落于此的平阳田芸茶园是“中国最美的30个茶园”之一。

浙江新联村借“平阳黄汤”崛起之势发展茶旅融合

位于海拔600多米山上的新联村,因山高路长,交通不便,曾是平阳县有名的“穷山窝”之一。现在有这样一个美丽的转变,主要归功于中国四大黄茶品牌之一的平阳唐璜,它起源于这里。一片茶叶振兴了新联村。

探索和恢复名茶加工技术

平阳唐璜茶最早制作于清朝。以干茶黄、汤色杏黄、叶嫩黄的“三黄”著称。是浙江产茶的重要代表,曾是乾隆年间的贡品,声誉深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唐璜茶逐渐消失,其加工技术也失传了。

“我们新联村人口845人,225户,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是水头镇朝阳社区一个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庄。过去新联村民主要以种植红薯、茶叶等经济作物为生,但没有形成规模,种植面积也不大。

没什么特别的。新联村党支部书记兰江平说。原本是教师的平阳唐璜非遗传承人钟伟标放下教鞭,探索复原平阳唐璜的加工工艺。一方面,他看到了茶行业的商机。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本地茶叶的竞争力。“1992年,我去学生家里走访,从忙着采茶的家长那里得知,干早茶可以卖到每斤200多元,比我当时的工资还高。在这个价格上,如果茶被展示和销售,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992年,时任教师的钟伟标与朋友合作,承包了村里50亩茶园。他先是研究名茶的栽培,后来又陆续开发出绿茶、红茶等产品。1997年,他干脆辞职,投身茶园。

后来有一年在北京,我听一个北京的朋友提起平阳的名茶唐璜。“我当时就蒙了。作为一个平阳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平阳唐璜。但同时,我也很激动。我觉得这是一个新世界,是我和我们平阳茶的一个突破。

从2018年到2012年,历时4年,钟伟标投身平阳唐璜的发展,成功挖掘和复原了传统名茶平阳唐璜的加工工艺,采用“九炖九烘”的古法。

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平阳唐璜的加工技术被成功发掘和修复后,知名度和市场越来越大。普通平阳唐璜茶市场价格达到1500元/500g,高档茶达到5000元/500g左右,均价2000元-3000元/500g

这促进了新联村和该村所在的朝阳社区茶叶面积的迅速扩大。兰江平做了统计。1997年以前,村里只有200亩零散的茶园。现在村里各类茶园3000多亩,朝阳社区有8000多亩茶园,被称为万亩茶园。

村里帮助茶企和村民完善“企业型农户”的模式。龙头茶企与茶农签订联营协议,约定茶农必须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统一管理茶园,企业则承诺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茶农承包的茶青。

全村90%的村民从事茶叶生产,来自平阳唐璜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茶叶已成为新联村和朝阳社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2016年,新联村被列入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平阳唐璜)示范村”。

充分发展茶与旅游的融合

新联村也“因势利导”,借助“平阳唐璜”的崛起,全力发展茶旅融合。现在,

新联村在景区内建设了自行车道、登山步道、观景台、文化长廊、平阳唐璜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非物质生产技艺体验馆、茶叶技术培训学校、茶乡旅社等景点和设施

开发了茶香酱肉、茶香熏鸡、茶饭、茶菜、茶酒。2017年新联村茶游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2018年已增至10万人次。2018年底,平阳唐璜茶博园被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目前我们还在努力提升景区的配套设施,融入我们村的畲乡文化,打造畲乡的茶韵,走文化茶旅游的发展之路。”兰江平说,这将丰富新联村的旅游内涵,把景区变成游客的天堂。(王牧政)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