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贵州金沙县推行返包管护经营模式 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32次

近年来,金沙县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规划建设茶叶基地40万亩,现已建成茶园34.5万亩,其中茶园12.5万亩,幼龄茶园22万亩。

为了有效解决茶园管理和保护问题,金沙县一直在探索实践,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实施。围绕种植、管护、采收等关键环节,探索推广了“公司乡镇(街道)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返还经营集团产业农户”的茶园管护管理模式。

贵州金沙县推行返包管护经营模式 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径

茶园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该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促进茶产业发展方面,县茶产业工作班建立了茶园返包管理的指导、调度与协调、考核与评价机制,督促茶企、镇(街道)落实茶园返包工作,协调支付相关茶产业资金。

管护标准、回报合同、茶园管护技术方案、考核办法等。由茶叶企业制定报县农业农村局审核后全面实施,并负责准备和及时支付茶苗、化肥等物资、管护补贴、土地出让金等资金,并做好现场技术培训等服务保障。

并负责按市场价收购茶园返包主体生产的茶青,及时兑现茶园返包管理和茶青采摘奖励资金。

茶园返包管理既提高了农民参与茶叶管护的积极性,又解决了茶叶企业组织茶园管护、人工采摘、成本高、见效慢等问题,实现了茶园基地管护技术、标准、管理时间的统一。

随着茶园进入生产阶段,还田茶园管护组和连接的管护农户通过采茶青增加收入。按照“谁还包,谁受益,多产少得”的原则,农民也实现了从“我要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

从被动服从安排到主动参与管护,将茶园管护的效益逐步转化为经营效益。

自推行茶园返包管理管理模式以来,金沙县建立了907个茶园返包管理小组,近2万农户得到利益保护,幼龄茶园面积16.1万亩,占幼龄茶园总面积的73.18%。培育茶叶经营主体173家,其中,

国家级龙头茶企2家,省级龙头茶企3家,市级龙头茶企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38家;建成茶叶机械厂1家、茶叶初加工厂29家;2021年将生产干茶6500吨,总产值13.75亿元。

全县“种植-经营-生产-销售”的茶叶产业链初步形成。(曾嘉璐蔡)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