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30次

别名

大豆(《日用本草》)。

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

健脾中,润燥去水。可用于治疗疳积、泄泻、腹胀、瘟疫、妊娠中毒、疮痈、外伤出血等。

《日用本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治肿毒。 '

《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脾燥,故能消积痢。” '

《本经逢原》:‘若不慎误食有毒食物,将生黄豆捣碎,磨成水后吐出;若毒菌吐不出来,则喝浓汤。又试内痈臭毒腹痛,与生黄豆同嚼之。若味甘而不恶,则为上痈流脓,臭毒疹之真象。 '

《贵州民间方药集》:'用于促进泌乳;研末外敷,可治刀伤止血、除毒疮。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两;或磨成粉末。外用:捣敷或炒研末敷。

成分

请参阅“黑大豆”文章。

性味

甘,平。

《日用本草》:'甘甜温热。或云,冷。 '

《纲目》:‘温,炒,有小毒。 '

《本草汇言》:'甘、平、无毒。 '

宜忌

《纲目》:'吃多了会导致气壅、痰多、咳嗽、体重增加、脸上出现黄疮、疥疮。 '

归经

入脾、大肠经。 《本草求真》:‘入脾。 '《本草再新》:'入心、脾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阳明经。 '

加工采集

是豆科植物大豆的黄色种皮。

植物形态

“黑大豆”条的详细形状。

药用部位

是豆科植物大豆的黄色种皮。 “黑大豆”植物形态详细文章。

临床应用

治疗小腿溃疡

取黄豆适量,用温水彻底洗净,除去杂质,加水煮至半熟,搅拌除去薄薄的外皮,然后取出黄豆捣成糊状,加入适量防腐剂的用量。使用时,先清洁溃疡面,以厚纱布涂上黄豆酱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治疗4例(病程1年半至12年),全部治愈。此外,这种方法还可用于治疗外伤或冻伤后发生的严重糜烂。

寻常疣的治疗

发芽黄豆,水煮,淡汤食,一日三餐至饱,连续3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不要吃任何其他食物或油。从第4天开始,就可以转为正常饮食,继续吃豆芽。治疗4例,全部治愈,未复发。

急性妊娠中毒的治疗

92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给予豆浆饮食,即纯大豆制成的豆浆2000毫升(大豆与水的比例为1:8),添加4盎司糖,分6次食用。每天给予。喝水。一般持续2~4天,然后改用无盐食物。从豆浆减肥的第二天开始,可以给予水果或藕粉充饥。对照组41例给予无盐饮食,其他治疗措施(避免声光刺激、给予镇静解痉药物)两组相同。结果:豆浆饮食组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较照明组更快。豆浆饮食组的死亡率为零,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43%。人们认为,豆浆饮食低钙、低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和烟酸,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因此有降血压、利尿的作用。

来自何书

宁远《食鉴本草》

常见药方

治单纯性消化不良:黄豆一斤,血藤十斤。将血藤汁煮沸,取汁。将磨好的豆浆倒入血藤汁中煮沸20分钟后浓缩。过滤并除去残留物。将粘稠液体干燥并磨成粉末备用。小儿每次0.51.0克,一日4次。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治痤疮后疮:黄豆研末,调香油敷。 (《纲目》)

治痤疮:黄豆泡水,捣敷。 (《随息居饮食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