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安徽退役军人帮汶川小伙结茶亲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773次

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先宝(左一)在舒城小榄教朱(左四)茶树叶片种植管理技术。张勇摄

“李哥哥,我在汶川等你!”6月25日,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肥西县退役士兵李志和四川汶川县驻村干部朱相互拥抱道别。

安徽退役军人帮汶川小伙结茶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战士李志第一时间随部队进入受灾地区。看到准备高考的朱因房子倒塌而伤心,李志二话没说,把自己所有的干粮都给了朱,鼓励他好好学习。

大学毕业后,朱回到汶川县成为一名驻村干部。退休后,李志成为肥西县桃花镇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现在把汶川建设得很好,一直想找李大哥还债。”朱说,由于信息不畅,李志一直没有联系上。

这一年,朱通过央视寻亲栏目找到了钱山对面的李志,两人牵手畅谈友情。

为了促进当地农村工业的发展,朱打算到学习茶叶种植技术。得知情况后,李志多方联系,找到了舒城县萧冰茶叶名茶基地,这是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基地的孵化项目。6月22日,

朱不远千里来到舒城茶园,拜访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研究生导师、茶学(茶文化与经济)博士张教授。在茶叶种植基地,张教授教朱如何种植茶树。

“汶川的气候和土质需要测试土壤配方,看哪种茶更适合。”省级非遗传承人包在舒城向朱传授了小榄茶树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并交流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

“小小的茶叶,让我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朱在连续学习了几天后告诉记者,他非常感谢李志尽一切可能帮助他学习茶叶种植管理技术。他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他必须用他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才对得起李大哥的全心全意。

离开舒城县时,朱还作为汶川县雁门乡的代表,与舒城县镇成了茶亲戚。“如果可能的话,以后我会带当地的茶农来安徽学习,向他们学习。”朱对说:(李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