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一波三折”的种茶脱贫路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627次

湖北日报讯(记者通讯员胡、吴腾宇)从英山县城沿东河逆流而上20公里,便可到达杨柳湾镇岙村的生态茶园,沿着观光步道走进一条长长的绿化带,令人心旷神怡。

9月7日,记者在茶园见到龚巷坳村茶农许时,他正在山水亭中休息。被问到种茶的事,他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自己“曲折”的种茶之路。

“一波三折”的种茶脱贫路

罗翔岙村位于大别山腹地,是一片半平原半丘陵地带。

“我们村一直有喝茶的习惯。以前主要是外地零碎的地方。”许说,他家很早就腾出了庄稼地,种了3亩多的茶叶。“辛辛苦苦,茶叶每年能卖几千块钱,加上儿子在外打零工,家里勉强能维持生计。”

2013年,妻子因糖尿病并发症多次住院,许常年陪伴照顾。许彭利安说,“那些年,茶叶卖不出高价,茶地渐渐荒废了。”

2015年,许家被确定为村里的贫困户,享受了“先住院,后缴费”和慢性病补助等多项政策,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

“专案组鼓励我们种茶,说要协调大公司统一收购。”由于年纪大了,又要照顾妻子,许不能外出打工。许说,“之前的茶场我都得整理一下,怕卖不出高价,没有大规模的扩张。”

“不仅是许家,村里的茶场基本上都是杂草丛生,几近荒芜。”该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胡兴华说,2017年以前,村里只有几家茶叶加工小作坊,鲜茶购买力有限,生产的茶叶质量一般。

村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量优质鲜茶不能“对号入座”,卖不出好价钱。就连《给别的姑娘上嫁衣》也被国外茶商低价拿走,做成干茶做品牌销售。

2017年5月起,工作队开始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并集资修建硬化道路,还引进了一家大型茶叶公司,购置了100多台茶叶加工机械,把生产线建到了村民家门口。

"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我前年买了一台切茶机."许家的茶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已达30亩。

今年6月,英山县遭遇罕见强降雨袭击,村前河堤上执行了两次出口。虽然及时修复,但200多亩茶园没有被水冲毁。但许的茶园已经被雨水浸泡了很长时间,一些茶树仍然枯死。

“今年茶叶价格比往年高,整体收入影响不大。”尽管遭遇天灾,许对还是充满信心。“秋后不仅要抓紧补种,还要准备增加几亩地,引进新品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