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50次
梧桐是马鞭草科植物梧桐的嫩枝和叶。灌木或小乔木。茎直立,表面灰白色,皮孔小而多,棕色;幼枝呈方形,表面有棕色柔毛。
【名称】:臭梧桐花
【别名】:龙船花、后花园花
【药材类别】:花卉
【性味】:苦;略带辛辣味;性质中立
【归经】:肺;肝;大肠经
【药用部分】:为双子叶药用植物马鞭草科植物的花。
【产地与分布】:多生长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溪流、村庄。原产华东、华中、东北地区,北京、天津也有分布。现已引种于河北、陕西、华北及延庆园艺中心。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叶鲜亮,高1.5-3(-5)米;小枝近圆形或略呈四角形,近无毛或被短柔毛,具星生皮孔。叶卵形或椭圆形,长5-14厘米,宽2-9.5厘米,先端渐尖,偶或急尖,基部楔形或什至截形,通常全缘,有时疏生不规则锯齿,两面几乎无棱。有毛,或很少被柔毛,有时仅沿背面叶脉散生柔毛,叶有臭味;叶柄长2-8.5厘米,几乎无毛或被微柔毛。聚伞花序顶生于分枝叶腋内,分叉,稀疏,少花,花序梗长3-6厘米,近无毛或被微柔毛,最后侧轴有3朵花;苞片叶状,椭圆形,长1.4-1.7厘米,早落。花萼绿白色,近钟形,中部稍膨大,长1.3-1.5厘米,几乎无毛,萼筒短,深裂片5枚,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1厘米,每叶有3条细脉。花冠白色,筒部长1.8-2厘米,裂片椭圆形,长6-11毫米,雄蕊和花柱长而突出。核果近球形,幼时绿色,成熟时蓝黑色,直径6-8毫米,通常分裂成2-3个小坚果,包围在红色稍膨大的宿存花萼内,花期时萼裂片通常指向外。果实成熟。反射。花期为6月至9月,果期为9月至11月。
海州常山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呈棕色并被短柔毛。单叶对生。叶子椭圆形,长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多截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两面相互靠近。无毛,叶柄长2-8厘米,顶生或腋生伞房状聚伞花序,基部紫红色五裂。花冠细长,呈圆柱形,顶部有五裂片,白色或粉红色。核果球形,蓝紫色,整个花序可同时具有红色花朵、白色花冠和蓝紫色果实的丰富色彩。花果期为6月至11月。
祛风;降低血压;止痢疾。主要伴有头痛、高血压、痢疾、疝气等。治头风、痢疾、疝气。
治顶风:臭梧桐花阴干,浇后成活性差。每服二钱,卧饮。 (《医方集听》)
止痢:臭梧桐花煎汤服。 (《纲目拾遗》)
偏跌治疝气:鲜臭梧桐树五块钱。捣碎并浸泡在酒中。 (《泉州本草》)
内服:煎汤,5-10g;或磨成粉末;或浸泡在酒中。
别名台湾海桐功效活血化瘀。可用于治疗闭经、肿块、出血、小儿疳积、流行性腮腺炎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理气血,调经”。…
别名刺槐内皂苷功效祛除顽痰,清除油腻污垢。治咳嗽痰多,痢疾,肠风,大便毒,头疮,疥疮。《纲目》:‘祛风湿、泄泻、便血、疮…
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功效发汗缓解症状,理气止痛。性味性凉,微苦、辛。加工采集夏季收获。植物形…
功效清热消肿。治咽喉肿痛、痈肿、跌打损伤。《药性考》:'捣汁治咽喉肿痛。'《陆川本草》:“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肿胀。”捣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