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茶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茶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茶起始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而茶字正式出现是在西汉的《僮约》一书,在唐代则由陆羽编著《茶经》,从而系统阐述茶叶饮法,从最早的食用,再到烹煮,再到冲泡饮用,经过不断的发展与继承,而茶文化活动,也涵盖了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艺等。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食用茶的国家,在三千多年的西周,就开始有人工培育茶园的出现。
根据现存相关史料记载,中国饮茶在西汉已有,魏晋时成为宫廷高级饮品,唐代,在统治者及知识分子范围内得到普及,很多平民百姓也已开始饮茶。
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记载:“烹荼尽具”“武阳买茶”,当时人们把茶用来烹煮饮品,并出现了专门的茶具,这也是饮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可见,茶叶的最早利用要早于西汉,因为茶叶栽培利用的发展和传播在早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有时消费也往往能促进生产。随着茶叶消耗量的增大,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发达起来。
唐朝时期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贵州等省的广大地区都是产茶区。
唐朝煮茶、煎茶盛行。
到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标志着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茶成为一种家常饮品。

唐朝人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即把新鲜茶叶洗净、蒸后制成茶饼烘干,需要时就取一点来煮,煮茶讲究三沸:
一沸,加点盐,煮至水中微有声,气泡像鱼眼;
二沸,先舀出一瓢水,再放入茶末,煮至锅边气泡像连珠;
三沸即全沸,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水,便可饮茶汤、嚼茶叶。
由于唐朝佛教文化鼎盛,当时的日本等国纷纷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学习,茶叶因气味清香又提神醒脑,深受喜爱,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国门。
1、我国是茶树的故乡和发源地,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相传在公元前2730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按此推算,我们祖先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以有4700年多年。
2、种茶和饮茶传播世界各国最早。据史料记载,9世纪初期,我国种茶首先传入日本,以后又传入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俄国等。
3、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茶树种类在350个以上。
4、茶树选种活动最早,据前人考证,我国茶树选种活动始于晋朝,茶树选种活动当先于文字记载。
5、商品茶种类最多。我国除有大宗茶类的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紧压茶外,还有各种品种达上千种。
6、名茶品种最多,目前全国名茶品种达50多个。
7、茶叶科研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十三四个省有茶叶科学研究单位。
8、我国唐代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
9、茶园面积最大,现有18个省900多个县生产茶叶,共计茶园面积1600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百分之四十五左右。10、我国绿茶生产量和出口量最。全世界绿茶生产量为35吨。总贸易量为78925吨。我国分别占百分之六十六和百分之七十二,均居于世界首位。
中国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茶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茶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