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705次
老祖宗的话“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过是精辟揭示外族人生活的七个字,但这七样东西在历史长河中能成为道的只有一件,那就是历史上老祖宗写的《茶经》,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品茶经验。
《茶经》
唐鲁豫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叶专著,由中国茶道创始人陆羽所著。这本书是对茶叶生产的历史、起源、现状、生产技术、饮茶技巧和茶道原理的综合论述。
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这是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本书分为三卷,即第一卷、第二卷和十个部分。
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是:一、来源;两个工具;三创;四种仪器;五烹饪;六杯酒;七件事;满分八分;九;十的画面。
《煎茶水记》
唐张心有
《煎茶水记》这是现存最早的致力于通过水评估泉水的书。是在陆羽《五厨《茶经》上的延伸和发展,对适合泡茶的水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全书只有900字左右。
列举多达20个唐代适合喝茶的地方。
《品茶要录》
宋黄茹
这本书是黄茹在读《茶经》的时候写的,他注意到陆羽的疏忽,所以写道品茶要分茶。这本书有十篇文章。
一至九篇讨论采摘、偷叶、入杂质、蒸不完全、蒸过熟、压黄、贴糊、烘焙等十种影响茶叶口感的错误做法。文章最后论述了该茶区地理条件和茶叶特色的重要性。
《大观茶论》
宋钊记
《大观茶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撰写的茶叶专著。全书共20篇,详细描述了当时他所管辖的朝代蒸绿茶的起源、采集、烹调和品质。对于爱喝茶的皇帝来说,
不管他的治国能力如何,他为茶道的传承留下了珍贵的文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道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茶录》
松菜香
《茶录》特意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是因为作者觉得陆羽的《茶经》“不是建安第一品”,是宋代重要的茶叶专著。
蔡襄书法《茶录》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茶录》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茶叶,包括分色、香气、滋味、藏茶、炒茶、磨茶、罗茶、侯茶、淡茶和茶的点制,并主要论述茶汤的品质和烹调方法。下一篇论文,
有九令:焙茶、茶笼、铁砧、茶铃、茶磨、茶辊、茶灯、茶匙、汤瓶。蔡襄还以创作小团茶而闻名。
目前,彩香《茶录》有英语和法语翻译。
《茶具图赞》
南宋沈安老人(董振清)
《茶具图赞》是我国第一部以图集形式写成的茶具专著。沈安老人画了12件宋代著名斗茶所用的茶具,称为“十二师”。
有意思的是,这本古茶书有图有赞,还用拟人的手段赋予每一套茶具宋代的官名和职责,暗示这些官员(茶具)要为皇帝(品茶师)服务,巧妙地将茶的物质性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使得全书读起来趣味横生。
《十六汤品》
唐末五代或宋初的苏葵
虽然作者苏葵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侍汤大师和当时的点茶大师。《十六汤品》是当时流行茶道的代表作,是对《茶经》年陆羽烹饪由五品进一步衍生为十六品。
叫做十六汤。
《十六汤品》和《煎茶水记》可以算是茶书中的冷门书。在元明时期,水和汤因为洗固茶的神秘而一起被束之高阁,但在茶艺史、茶道史、中国茶文化史上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煎茶七类》
明,作者不详
《煎茶七类》徐伟娟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路桐,有人认为是《茶寮记》作者陆树生,甚至认为是别人写的。
全书约250字,分为性格、品春、炒点、品茶、待茶(《徐文长佚草》册为“茶适”)、茶客、茶饰七章。
著名书法家徐渭用多种书法风格临摹此书,草书一种,行书一种。
《续茶经》
鲁青听障
《续茶经》是清代最大的茶书。值得一提的是,陆廷灿是茶区官员,擅长茶事,对采茶、蒸制、品汤、候火,以及唐宋以后、清代以前茶文化的发展变化都有很多研究和体会。这本茶书大概10万字。
是唐代至清代对《茶经》最完整的补充,内容是《茶经》的10倍。延续了《茶经》的风格,所以叫《续茶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叶应该选哪种类型的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茶叶应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