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752次
猪苓是一种中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中药。只是人们对它了解不多或者不重视而已。一般主要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不同的配方功效也不同。
【别名】:博苓、马卡诺萨猪粪、豕诈、司马飚、西苓、地乌桃、野猪粮、猪粪苓、猪茯苓、野猪粪
【药材类别】:菌藻类
【性味】:甘淡;平坦的。
《本经》:味甘,性平。
《药性论》:微热。
李膏:淡甘,平。
【归经】:脾;肾;肺;膀胱经。
《汤液本草》:入太阳经、少阴经。
《药品化》:入脾、膀胱经。
《本草经解》:从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入手。
【药用部分】:为猪苓科真菌猪苓菌的菌核。挖好后,清除泥土和沙子,然后在阳光下晒干
【产地与分布】:生长于林中树根旁或腐木堆旁的地面。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本品呈条状、圆形或扁平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皱纹或瘤状突起。体轻而硬,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味微淡,味道清淡。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或散。
利尿祛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本经》:主要用于治疗疟疾、利水道。
《药性论》:缓解伤寒,大热,出汗,肿胀,腹部剧痛。
《珍珠囊》:止泻、止渴、治淋病。
《医学启源》:大干燥、除湿。《主治秘要》 云,放下你的遗憾。
《医学入门》:治疗中暑、止渴。
《纲目》:用于治疗淋证、肿胀、脚气、白浊、带下、妊娠淋证、小便不利。
治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 茯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粉碎)各一两。五味加水四升,先将四味煮沸,取二升,去水,加阿胶溶化,温服七次,每日三次。 (《伤寒论》猪苓汤)
治妊娠期足腹浮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 猪苓五两,研末,熟水送服,每日3次。 (《子母秘录》)
治疟不拘老:茯苓一两,茯苓五钱,柴胡四钱,半夏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三碗水,一碗煎。未愈前服,再煎残渣,未愈后服。 (《方脉家宝》)
治肠胃寒湿,腹泻过多,食不果腹:猪苓半两(去黑皮),肉豆蔻二颗(去壳,罐头),黄柏一分(去粗皮) ,烤)。将三味共研末,与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次服十丸,水煎服下。 (《圣济总录》珠灵丸)
栀子林:猪苓5两。捣筛,取白汤三合,一方寸匕,渐增至二匕,连服三天两夜,至去无便秘,宜谢去,以甘遂为宜。粉末。 (《小品方》)
治老年元气旺盛,梦白浊:半夏一两,猪苓一两。初夏时节,档大如豆,苁蓉在尾。先将半夏炒至黄而不焦,半日除地火毒。取半夏为粉。将一半猪苓粉混入如桐籽大的球中。将其余猪苓粉混入丸中,晾干,加油砂不养于瓶中。每次服40丸,温酒盐汤饮,沉味健冷酒饮。 (《济生方》珠灵丸)
治呕吐、膈病、渴水: 猪苓、茯苓、白术等分。取三味,研末饮下,日服3次。 (《金匮要略》朱灵粉)
伤寒引起的口渴。用茯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至二升。每次服七剂。每日服3次。这个方子叫猪苓汤。
全身浮肿饱满,小便困难。用猪苓5两,研成粉末,用熟水送服一勺。每日服3次。
孕期浮肿口渴(胃、腹部肿胀,排尿困难)。治疗方法同上。
无水湿身者不宜服用。
1、《医学启源》:猪苓轻渗,致燥、津液流失。若无湿证则不服。
2.《医学入门》:湿证、肾虚者禁用。
3.《得配本草》:头晕、缺湿、口渴,均为禁忌。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药物。那么你了解中药艾叶吗?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艾叶的用法用量及禁忌症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王…
糯米根是一种药材。如果我们对其药用价值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就可以正确的使用糯米根来治疗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疾病。那么我们就来了…
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光是小小的副作用就足以受到患者的欢迎。很多人希望用中医调理身体,同时用西药治疗疾病。…
猪苓是一种中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中药。只是人们对它了解不多或者不重视而已。一般主要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不同的…
野菊花的简介【来源】菊科植物菊花、北菊花或岩菊花的头状花序。《野菊花》植物形态详细文章【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