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贵州凤冈:茶香飘四海 水利兴乡村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739次

田坝先导区“茶海心景区”。向一峰摄

绕过蜿蜒的山路,我们走进了乌江畔的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春天,万物肆意生长,茶农忙着在满是绿色的茶园里到处采茶。仔细一看,有机茶示范园的茶树绿芽上还挂着一些水珠。

贵州凤冈:茶香飘四海 水利兴乡村

茶林间有一排排“喷柱”,三公里外的土地岩水库的水通过埋在地下的水管输送到茶园。

田坝社区水利灌溉工程始于2016年,通过引入土地岩水库水源,解决了有机茶生产示范区4770亩有机茶的灌溉问题。这是凤冈在“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理念指导下建设的山区现代化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后,

茶园得到了精准科学灌溉,生态有机生产,智能高效管理。凤岗也实现了“茶变凤岗”的美好愿景。

节水灌溉促进茶农收入翻番。

20多年前,田坝因为长期缺水,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乡镇。“田八田大秋,三年无收成,不嫁田八寒,三年两年吃荞面的女人”是田八当年的真实写照。即使我们因为缺水而改用耐旱茶,没有灌溉设备,

对天气的完全依赖也造成了茶叶产量低、不稳定等问题。

为解决田坝村茶叶灌溉问题,2016年,凤冈县水务局启动了贵州省凤冈县田坝试验区现代水利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4850万元。完成泵站1座、水池2座,铺设输水干管和支管共计37.955公里。

铺设田间配水网262.7公里,配套喷头3.95万套。“2017年建成后,将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一亩茶园每年可增产茶叶20公斤。”凤冈县水务局工程师王文丽算了一笔账

“按照每公斤200元计算,4770亩茶园年收入可达1908万元,惠及326户农民。”

“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想都没想过。现在已经买了车。”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村民宋友友说起变化,感触颇深。“以前我种茶、采茶,忙着两个人一年挣四五万。现在把土地包给公司,自己来公司上班。

一个人能拿四五万。得益于凤冈现代化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农户+公司”的管理体制,一些茶农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

绿色生态茶叶种植,智能科学管理

作为“贵州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中国名茶之乡”,凤冈县特别重视茶叶质量监管和生态保护。水务局工程师王文丽说,“凤岗的茶叶种植不使用农药,‘草比草甘膦好’。

杂草宁愿长在茶园里,也不愿用农药污染茶叶品质。据了解,近年来,凤冈县严厉打击茶园违规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的行为,不断加大对茶园的巡查检查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守绿色生态茶叶种植的底线。

保证凤岗茶的品质,坚持洁净茶。

此外,凤冈县坚持“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全区域”的双有机发展理念,在茶园施肥上采取“水肥一体化”模式,用有机肥代替化肥,从种植水肥源头保证茶叶品质。

凤冈县田坝试验区除了抓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和节水高效灌溉外,还将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无线远程传输、土壤墒情监测、气象站、水泵变频启动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水利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与传统水利灌溉相比降低了管理成本。

通过手机上网,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精准灌溉,大大提高了农业园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以凤冈山区现代水利建设为依托,以节水灌溉、绿色种植、科学管理为一体,以覆盖全过程的有效措施,凤冈县茶产业真正实现了“茶香飘天下,水利兴农村”。2020年共出口茶叶2074.76吨。

出口额为0.92亿美元,同比增长64.2%。排名全省第一,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茶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发展水利,产茶,打造林木葱郁、林茶相间的景区,田坝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茶旅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带动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茶农收入,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实习生周)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