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283次
祛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治中风,痰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外用治疗痈肿及蛇虫咬伤。祛风化痰,缓急癫痫:用于风痰盛盛所致的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惊风癫痫等。常与半夏、天麻同用。也用于破伤风。 《本经》:“主心痛,寒热,气滞,积聚,无力,筋伤,痿软,拘挛,利小便。” '《别录》:'祛湿风眩晕。 ’《药性论》:‘主治眩风,主疝气,肠痛,伤寒,固阴。 ’ 《本草拾遗》:‘多为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瘀血所致。将碎片敷在受伤部位。 ' 《日华子本草》:'蛇咬、虫咬、疥疮、恶疮。 ' 《开宝本草》:'主治中风,祛痰,痹阻,降气,破坚积,消痈肿,益胸膈,散血,流产。 ' 《医学启源》:'祛除焦痰、头晕。 ’李皋:‘主治破伤风,保持沉默,坚强。 ”王浩古:“补肝风虚。化痰作用与半夏相同。 《纲目》:‘治癫痫,口眼歪斜,咽喉麻痹,口舌生疮,肺痨,舒缓颅骨。 '
含皂苷、氨基酸等。
性温,味苦、辛;有轻微毒性。
经络归络_肺经
一般在白露前后采挖。除去须根,敲去外皮,晒干。为使用而生。
块茎呈扁球形、球形,上下平坦,大小不等。主薯直径5厘米左右,厚度1.2~1.8厘米。周围通常长有数个块茎或侧芽。侧块茎呈半球形,直径1。 2.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上端中央有一凹陷,凹陷周围密布小凹坑。质量坚实、厚重。舌头上的味道是麻木的。
多年生草本。块茎幼时近球形,逐渐变成扁柿形,直径34厘米。通常有数个乳头状或瘤状小块茎,形状如虎爪或狗爪。 1年生叶呈心形,2年生叶分如鸟趾,有513裂片;叶柄长45厘米。佛焰苞披针形,绿色,长812厘米。花序花序下部雌性部分长约1.5厘米,附着于佛焰苞上。雄花上部长约7厘米。附肢呈鼠尾状,长约10厘米。浆果椭圆形,绿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为6月至7月,果期为9月至11月。生于森林、山谷、河岸或荒地草丛中。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1. 因中风而嘴巴和眼睛闭合。将天南星淀粉磨成粉末,加入等份的白冰片,调匀。每次用手指搓咬2030次,嘴会自动张开。此方名为“开石散”或“破棺散”。 2.小儿惊风。使用一两重量的天南星,并将它们浸泡在酒中。取出来,放在新瓷砖上,用炭火烧周围的地方。让它冷却以释放火毒。研为细末,加朱砂一分。每剂取半钱,加荆芥汤加减。空腹服用,每日一次。中午再吃一次。这个的主要名字是‘碎石散’。 3.嘴角和眼睛倾斜。将天南星(生)磨成粉末,与天然姜汁混合。如果病在左侧,则涂在右侧;如果病在左侧,则涂在右侧;如果病在左侧,则涂在右侧。如果病在右侧,则涂在左侧。 4.角弓反张。将天南星、半夏等分,倒入姜汁、竹汁各一钱。同时烘烤印堂。 5、痰浊神窍(心惊、心不在焉、健忘、妄见)。用天南星一斤,先挖坑,用木炭三十斤烧红,倒入酒五升,干后将天南星放入里面,盖上盆,不让其逃走。次日,取出研为末,加琥珀一两,朱砂二两,研细,与姜汁调和,为丸,如五子大。每次服三十至五十丸,煎参、石菖蒲汤。此方每日服3次,名“寿星丸”。 6、呕吐不止,四肢扭转,甚至意识不清。天南星研末,每次取三钱,加大枣二枚,水二杯,煎至百分之八十,温服。如果不起作用,您可以再次服用。此方名为“回阳散”。 7.小儿颅骨切除术(囟门未闭合、鼻塞)。将其与天南星贴在一起,去皮,磨成粉末,加淡醋拌匀,铺在布上,贴在囟门上,然后用手加热,在囟门上经常摩擦以熨烫。 8.下颌。用天南星粉,与姜汁混合,敷在双颊上,一夜之间可使关节变长。 9、咽喉风、咽喉麻痹。用天南星一颗,掏空,置白蚕七只,纸袋中煎,研末,加姜汁一钱。病重者饮之,吐口水后即痊愈。此方名称为‘乳生散’。 10.身体和脸上长疣。将醋加入到有马粉末中,然后涂抹在上面。
别名台湾海桐功效活血化瘀。可用于治疗闭经、肿块、出血、小儿疳积、流行性腮腺炎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理气血,调经”。…
别名刺槐内皂苷功效祛除顽痰,清除油腻污垢。治咳嗽痰多,痢疾,肠风,大便毒,头疮,疥疮。《纲目》:‘祛风湿、泄泻、便血、疮…
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功效发汗缓解症状,理气止痛。性味性凉,微苦、辛。加工采集夏季收获。植物形…
功效清热消肿。治咽喉肿痛、痈肿、跌打损伤。《药性考》:'捣汁治咽喉肿痛。'《陆川本草》:“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肿胀。”捣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