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湖北茶园岭村发展农产品走致富路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48次

巴东县野三关镇茶园岭村,因为地处偏远,一度工业经济几乎为零。两年来,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茶园岭村“尖刀班”的帮助下,该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曾经的“一穷二白”,如今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

产业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日子越来越红火。因此,茶园岭村成为“东野第一村”。

湖北茶园岭村发展农产品走致富路

把握特色打造“香茶园埂”

“秦厚泉把家里好几亩玉米都整平了,说要种花!”“他们都是自己采野花籽。养蜂发展出一个‘疯子’是真的。”最近,茶园岭村的村民都在谈论这件事。

秦厚泉知道自己没有疯。他今年66岁,和其他村民一样,二十几岁就出去钻了。钻了40年,精疲力尽,勉强能养家糊口。2019年,州人社局扶贫“尖刀班”进驻该村后,看到这里生态环境良好,高山低山形成立体气候。

适合饲养蜜蜂。驻地“尖刀班”经过调研论证,引进恩施上峰寨蜂业有限公司,动员村民养殖中蜂。2020年5月,秦厚泉还到村里免费领取了20箱蜜蜂,加入了茶马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20箱蜜蜂变成了106箱。

“按照这个进度,把春天变成120盒不成问题。”秦厚泉说,蜜蜂的市场价可以达到每箱600元,如果取蜂蜜,每箱最低可以收入1800元。

现在周围村子的人都来买蜜蜂了,蜂蜜也不缺。秦厚泉打算把养蜂当事业后,决定平整5亩地种花:“我要在所有的土地上种上金钟花,这样蜜源就多了。”而且环境优美,日子过的比较舒服。"

像秦厚全一样,茶园岭村已经有78名养蜂人加入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分组2100箱,其中村集体1258箱。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

多渠道实施“工业繁荣村”

这是冬季休闲季节,但邓中安每天都很忙。

“为了带领大家种白茶,我们村今年要种1000亩。”因为生病做手术,也为了孩子读书,几年前,邓中安成了茶园岭村的贫困户。州人社局“尖刀班”驻村后,邓忠安积极响应号召,养中蜂,种白茶、木瓜。

2019年,他成功脱贫。

现在,邓忠安成了村里的小组长,经常动员其他村民发展产业。“发展白茶和中蜂,肯定比种玉米和红薯划算。且不说自己的产业收入,就是在我们白茶基地打工,一天也能挣100块钱。

目前已经给大家发了50多万。邓忠安说,一些村民在基地工作,年收入超过2万元。

“尖刀班”引进巴东岩祖茶叶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里联手开发白茶1500亩,其中村集体700亩,集体收入近10万元。

当地有零星种植木瓜的传统,木瓜花也是很好的蜜源。为了发展壮大产业,村里成立了唐兴种植合作社,现已发展当地无籽药用皱皮木瓜2400亩。

“以前没有技术,木瓜长势不好。村里给大家发了苗,大部分都不愿意种,就这么扔了。”村党支部书记邓锡汉介绍,“尖刀班”进驻后,组织村民到宜昌长阳木瓜基地参观,接受技术培训。“现在他们正争先恐后地播种,

这个村子90%的农民都种了木瓜。2020年,村集体收入4万元。”邓希汉说道。

“我们确定了发展中蜂、木瓜、白茶三大特色产业,成立了三个产业党组和两个综合服务、民主监督功能党组。”州人社局驻村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卢家勋介绍,全村43名党员分成5个党小组。

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党员带动规模养殖户,进而带动贫困户。“一区多面、纵向到底、横向成网”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规划“美丽富裕乡村”

为对接湖北加快“宜景金根”城市群建设发展布局,恩施州提出着力构建“一核支撑、两翼齐头并进、全球协调”的区域发展布局,野三关镇被定位为恩施州连接宜昌、荆州、荆门的东部桥头堡。

作为恩施宜昌第一村,新的战略布局为茶园岭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助力“东野一村”乡村振兴?

“在中蜂、白茶、木瓜三大绿色主导产业的支持下,村子富裕了,环境优美了,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卢家勋介绍,州人社局已经完成了茶园岭村的村庄规划。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建设新的茶园村。

作为行政、文化、生活、产业的核心,还将建设两个休闲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打造3000亩木瓜特色种植基地、3000亩富硒白茶示范基地、万群中蜂标准化养殖基地等三大农业板块。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型美丽乡村。

“我们要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真正把茶园岭村打造成‘两山’的务实创新基地,把‘十四五’规划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卢嘉逊说。(沈丽萍胡博平)

标题:湖北茶园岭村发展农产品致富-茶讯_中国茶讯_国际茶讯

本文地址:音叉吧。com/荀子/xinwen/15020.html

上一篇:贵州大水溪村人民致富的希望下一篇:物流助力浙江丽水茶叶出口各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