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具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茶具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下是茶具杯型以及介绍:
1、罗汉杯。罗汉杯的灵感来源于传统的罗汉缸,主题为佛教十八罗汉。特别适合观赏和收藏,实用也很方便。
2、马蹄杯。同样流行于明清时期的马蹄杯,敞口,斜削腹。倒置起来似马蹄形状,因此得名。用起来其实也很方便。
3、花神杯。花神杯的原型是康熙时期的“十二花神杯”。杯壁上的花纹,都由手绘师一笔一画在素胚上勾勒出来。花纹清晰又大气。
4、高足杯。高足杯得名于其下的高足。口身微微撇,底部却很丰满。其下的高足还有竹节、圆柱、四边等形状。同为明清两代均有烧制。
5、爵杯。爵杯模仿了青铜器的造型,口沿外撇,腹部略深,有三高足。明清时期都有烧制。品种分为青花、白釉、蓝釉以及粉彩等品种。
1.
用玻璃杯无法留香 玻璃茶具通常由高硼硅玻璃这样的高分子材料,经过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质密。这一点是冲泡普洱茶时避而不选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长时间的发酵工艺和长时间的陈化,因此在冲泡时会挥发出一些特殊的香气,诸如果香、花香、木香等,必须要使用一些透气性强的器具,才能使茶香形成短时间的凝香效应,形成芬芳诱人的挂杯香,而使用玻璃杯进行冲泡时,因其质密的性质,其香气很容易随着茶汤温度的降低和热气的挥发而消散殆尽,所以当然不适宜选用玻璃杯了。
2.
用不利于赏茶 赏茶也是别具茶趣的一件事,除了增加兴味这个原因之外,品饮前的赏茶还能对普洱茶的品质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原因:
1、茶汤全部都综合在一起,茶水不太好分离,无法控制茶汤浓淡,苦涩。因此,茶汤也失去了层次的变化,无法感受到每一冲的变化。
茶和水长时间接触,内含物质释放较多,若是投茶量太大,会使汤水苦涩,影响了滋味。一般用玻璃杯泡茶,为避免茶汤出现苦涩的情况,应减少投茶量。
2、不具备聚香的特性,加上玻璃杯口比较大,易散失茶香。
3、易碎,且碎片锋利,容易被割伤,建议别让儿童单独使用。
4、单层玻璃杯,不隔热,不保温,容易烫手,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5、骤热骤冷易炸裂。万物都遵循热胀冷缩的效应,玻璃杯也怕冷,忽将滚烫的开水冲入,就会产生巨大的温差,玻璃杯也容易被惊破。
用保温杯泡茶,会使茶叶因泡熟而茶汤泛红,香气低沉,失去鲜爽味。不过可以用来冲泡较粗老的茶叶;玻璃杯,透明度高,适合赏茶,但它传热快不透气,茶香容易散失。用玻璃杯冲泡冲泡名优绿茶比较合适,其它对于冲泡温度要求较高的茶(如熟普洱需沸水冲泡),不建议使用玻璃器皿。
紫砂壶优点:
1、紫砂壶双气孔结构,能较好适应冷热骤然变化。
2、紫砂壶的保温性较好。
3、紫砂壶极易吸味,能将茶香留在壶壁,经常用紫砂壶冲泡同一款茶,就形成了“一壶侍一茶”的专一美味。
4、紫砂壶泡茶,能将茶的滋味完美诠释。
诸 多以上紫砂壶的优点,但对于红茶而言,它属于全发酵茶,茶质在制作过程中已被全部激发,对水温的把握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其味。以紫砂壶冲泡红茶, 水温需控制在85℃左右。且紫砂壶的壶口较小,出汤的速度较慢,红茶在壶中所待时间较长,会造成茶汤酸涩,影响品饮口感。
同时,紫砂壶容易吸收茶香,而红茶令人着迷的除了甜,就是其醉人的香。用紫砂壶冲泡会吸收一部分的茶香。对于想体验一番茶香缭绕的茶友来说,可能会稍微失望。但对于老生茶或老熟茶而言,紫砂壶是上上之选。
说完紫砂壶,我们再来说说盖碗君。与紫砂壶的高大上比起来,盖碗显得更平民化些。
建盏优点:
1、建盏散热较快。
2、建盏便于闻茶香。
3、建盏泡茶利于欣赏叶底。
4、建盏容易控制水温。
红茶搭配建盏,无论是闻香还是欣赏茶汤都是绝配。冲泡后可闻到其醉人茶香,品饮后,可清晰看到叶底是形状姣好的芽尖。
用建盏泡茶,对于新手而言,手势不对,是会被烫到的;正确的姿势和多加练习是防烫秘诀。紫砂壶泡茶则不容易被烫到手,但要对其温度良好把控需要长期实践积累。
紫 砂壶与建盏各有各的优势,对于冲泡红茶是建盏好还是紫砂壶好,以我之拙见是以建盏冲泡较佳。建盏容易掌握泡茶的水温,口宽出汤迅速,若非是泡 茶时特意闷着,茶汤通常不会出现酸味和闷坏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用建盏还是紫砂壶,在冲泡时需将茶汤倾倒干净,不要余留,以免影响茶汤的品饮口 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茶具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茶具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